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娱乐之最强大脑 > 第214章 打假狂人

第214章 打假狂人(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凡话音刚落,现场不自觉地响起了掌声,热烈而又浓厚。\r

后台。\r

贾制片叹道:“博学多才啊!”\r

最后,数字诗应该是宋末以后出现的,因为那是元曲风格。这个诗的情调也是元曲风韵,它非常像元代的散曲,应当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流传到元代以后出现的。\r

这两首数字诗的名气非常大,但可惜,基本上是伪作无疑。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r

摄像诗直接给几位教授来了一个特写:作家孔远的状态是懵懂的,估计作家头衔含金量并不高;另外两位教授倒是非常欣赏地点了点头。\r

“我有个疑问想问问李凡哥哥。”\r

镜头立马打了过去,台上选手中站起了一个洋娃娃,她满头的金发,皎洁的皮肤,模样也就9岁左右。\r

嗡!\r

现场顿时议论纷纷起来。\r

“兄弟啊,卓文君真没几篇作品传世,你可悠着点儿啊。”\r

“你信不信今天晚上卓文君能爬你床上去?”\r

“帅李也是没谁了,真是‘没谁’了!”\r

李凡一见这女孩儿脑袋都疼,可千万别问自己9岁尿床的事儿。\r

杨宝宝好奇地问道:“那首数字诗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后面不是‘十万’么,怎么说少个‘亿’呢?”\r

李凡解释道:“宝宝,这个啊,是因为古代的‘亿’就是‘十万’的意思,古代的单位计制是按‘一、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来排列的,逢十进一。”\r

这时又有一个十四五岁的男选手站起身道:“不是‘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么?”\r

李凡再解释:“这是我国在二战时期订为标准的,古代不是这样!”\r

……\r

李凡见众人议论不止,他道:“为什么这么说呢——”\r

略一停顿后,所有人都禁言了,等着李凡如何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r

李凡见状再道:“首先,诗中‘百无聊赖’一词是在卓文君死后数百年才出现的,出处是蔡文姬的《悲愤诗》。\r

其次,在卓文君的时代,‘转世’这一说法并未流入中原。\r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