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高产的学者(第4 / 5页)
周四,发表《抑郁症与身体健康》,提出抑郁症不仅仅是心理障碍,更是系统疾病!它会影响到整个身体,尤其是身体解毒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有更高风险患有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周五,发表《论倭黑猩猩双xing恋问题》……嗯,还是发表了。
不过,李凡又默默地给删除了,心道:想我也是个公众人物……
更改标题:《鸟笼效应》。
什么是鸟笼效应?就是: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鸟笼效应”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在前世,是由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所发现的。
之所以叫鸟笼效应,它的由来是这样的:
落下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马强的吉他也弹完了。
李凡给陆丫丫挂了个电话,问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能不能破例发表在《国学时代》上,因为纸质报刊《心理学报》更新实在太慢了,影响力也太狭窄了。
陆丫丫刚刚从美国实习回来,她接到电话后便请示了总编,总编的答案当然是没问题!
她道:“主编说了,你两个多月都没在《国学时代》上发表文章了,不管你写什么,我们都给你开专区!我们等你等得好辛苦啊,李大作家!”
《国学时代》APP上,【李凡专栏】于次日正式上线,《音乐与创作力》一文作为第一篇文章正式发布!
1907年,詹姆斯和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打赌,说他一定会让卡尔森养一只鸟的。
卡尔森自然不信,然后詹姆斯送给了他一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并不在意,只当它是个漂亮的工艺品。
可结果,过阵子后,那个鸟笼中便多了一只漂亮的鹦鹉。
这篇《鸟笼效应》发表后的第二天,李凡再发一篇文章:《记忆遗传新假说》。
记忆可以遗传下一代这个观点,本来已经被证明为错误言论了,不过,在这篇《记忆遗传新假说》的文章中,李凡重新肯定了这一观点,并推测了记忆与心理学和遗传学之间的联系。
当早上起床看到自己的文章时,李凡拿不定主义,自己接下来的第二篇研究写些什么呢?
寝室内的电视机正播放着《动物世界》,里面传来了充满磁性的声音: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这是个交配的季节……”
李凡灵感来了,他马上下床,在电脑上敲下了如下标题:
《论倭黑猩猩双xing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