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时代1900 > 第一百四十五章 血火世界(二)

第一百四十五章 血火世界(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二爷,瞧洋鬼子的舰船数量,接下来的一战,五大炮台大有可为呐!”

即将到来的战争,倒是没给急于雪耻的罗荣光多少压力,他看到的只是炮台的战绩,他要拿到手的也只是炮台的战绩,只要能击毁几艘敌舰,对他来说就足够了,瞧着眉飞色舞的罗荣光,李大成叹了一声。

“唉……此战,炮台还是不能用!继续加固炮台的工事!”

战争从来都不是什么理性的东西,要有理性,就不会有战争了,这场战争中外双方要赌什么?洋鬼子要赌他们可以轻松击溃振威军,李大成要赌洋鬼子肯定会在大沽口登陆。

十七火车军火的到来,让李大成的后手基本用尽,站在威字炮台之上,看着海面越来越多的敌军舰艇。李大成的脸色不是很好。

老毛子、小日本、英国人、法国人近期往大沽海域调了不少的浅水舰船,看着海面上五花八门的旗帜,李大成知道自己算差一点。恐怕即将登陆的不是日俄联军,而是*国的联军,即便内部有了冲突,但于诸洋鬼子而言,用战争惩罚大清,也是必须要做的事儿。

振威军则是首当其冲。原因很简单,振威军是由义和团组成的。这点恐怕诸洋鬼子已经很清楚了,以打击义和团的名义开战。振威军这道坎不跨过去不成,他们聚集浅水舰船,并不是为了登陆所用,而是要作为临时的水上炮台。

赌中了,但李大成的心里并不轻松,接下来的抢滩登陆,可不是打德国鬼子那次可以放任他们在滩头集结,这次滩头阵地必须要寸土不让的守住,决不能让洋鬼子的联军有稳固的滩头,不然,有了落脚之地的洋鬼子就不好对付了,打后勤,振威军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

南仓、北仓的粮食,还得加紧运解京师,同时知会京师那边巩固各处官仓的防守,这时节流民太多,别在这些小事儿上做差了。

就说这些了,大沽口前线还得巡视,咱们戮力同心!”

有些事儿李大成不会瞒着顾其行,也瞒不住,枪炮再多,还是脱不了败局,振威军的后劲儿不足,现在就是大沽口最大的短板。

茶喝完,话说完,李大成也不犹豫,带着自己的卫队鬼头刀就出了津门上了专列,这次一去才是真正的生死不知,但愿不会出岔子吧……

操练士卒、加固工事、堵塞河道、督促秋收、水淹津沽,银钱女人、生死威胁调动人心,在开战之前,李大成勉勉强强将自己的所有战略安排了下去。

寸土不让,说着很容易,但也要有度,一旦洋鬼子难以抢占滩头阵地,势必要找别的突破口,北塘、独流都可以作为突破口,抢占了这两处,洋鬼子就能包抄振威军了。

让洋鬼子在大沽口上岸,还得不让他们站稳脚跟儿,这事儿也是两难呐!

南边对振威军的支持,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战争的步伐,看着不断在水面集结的舰船,李大成已经可以嗅到战争紧迫的脚步了。

运兵船不可能在水面上长时间停靠,战争就在这几天了,初次的登陆规模,也决定着战争的走向,上来的人太少,洋鬼子轻而易举就能改变攻击方向,上来的人太多,顶不顶的住也是两说。

看着弹痕累累的威字号炮台,李大成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战争的不确定性太多,想如臂使指的指挥一场战争太难。

大沽口接下来的战争说是阵地战,不如说是绝地战,李大成把振威军的身后,弄成了只余一条通道的绝地,除了大沽至津门的官道、铁路、水路,其他地方除了青纱帐就是一片汪洋,再不就是淹没在水中的青纱帐。

一旦后路被断,大沽口就是十五万振威军、八万新招壮丁的绝地,只要日俄军队守住了铁路与官道,就可以随意屠杀泥泞之中的振威军士卒。

人为的大水也逼走了绝大多数津沽一带的百姓,剩下的也都在振威军中效力,扎在大沽船坞的李大成跟振威军上下,现在除了自己的命之外,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只要日俄军队或是洋鬼子的军队。敢于将他布下的一字长蛇阵从头打到尾,李大成就能教会他们血性这俩字儿咋写。

战争这东西是双向的,情报至为关键,可李大成手里有多少情报?知道德国远征军,知道小日本的第二第三师团。知道海口之外的战舰又多了一些,其他的谁为主帅、装备如何、数量如何、何时开战、何地开战一概不知。

振威军的情报,恐怕洋鬼子们已经很清楚了,包括即将运来的那十五万枪械、一百八十门火炮,在大清花钱能买到很多东西的,这些事儿李大成不必去确认。也知道现在振威军的情报,正源源不断的送到小日本的手里,小日本究竟在大清安插了多少细作,这事儿说不清,情报的不对等。让未来的战争充满了赌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