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猎头沧州府(十二)(第1 / 4页)
至于张狂的事儿,打死他也不敢再做了,大成叔轻易是不会对他发火的,一旦发了火,就意味着这样的事儿不能再做了,再有一次,大成叔肯定会让他回乡种地的。
“别忘了大运河!
修整运河的事儿,马上就要开始了,先期购买各种工具、物料,后期发放的工钱,银锭、银元是不好使的,只能用铜钱、铜元,这买卖有多大?几千万两的修河费用,一多半都要作为工钱发放的!
接下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私铸钱币本就是死罪,大量的铸造银元、铜元,市面上官造的银钱过于充裕。就会影响了各地的火耗收入,就会触及太多人的利益,这样做事儿,容易招致围攻的。
“管那些个死人干什么?
咱们身后有振威军这么个大包袱,没钱咱们就得给压死,谁死也不能让自个儿去死。咱们先顾自己,再说其他!
诚有,你那边想的怎么样了?没话说,自己滚出去!”
对于蒋辉云,李大成谈不上信任。让他接触这些东西,李大成也不怕他反水,这源于对振威军势力的自信,还是那句话,杀官或许多少会有些麻烦,但书吏、师爷这样的货色,想杀也就一句话的事儿,而且杀了也没麻烦的。
“这还像人话,起来吧!蒋先生你也坐吧!
诚有,你说了这一通,总要有个先后的吧?说说,先做什么?”
自进门李大成就没让两人坐下,给大侄子治了治狂躁病之后,李大成才阴沉着脸让两人坐下。
他的问题,也难住了李诚有,刚刚这些,只是他随口说出来的,具体怎么做,他真是没谱,但看着一脸阴森的大成叔,没谱的话他不敢说,只能绞尽脑汁去想先做什么了。
“二爷,铸币之事……”
这个想必蒋辉云也是清楚的。不清楚这个,他也没资格坐在李大成的面前,防备!李大成防备的是内部的毛病。比如说李诚有的狂躁病,只要内部不乱,外部的事儿,大多都是能用枪杆子解决的,能用枪杆子解决的事儿,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我想好了!
先做铸币的买卖。咱们有现成的机器,也有现成的人力。而且咱们在南北方铺有收购药材的网络,铸出来的铜元。可以直接下到民间。”
有了蒋辉云的间接提醒,李诚有也抓住了铸币一事儿,配合药材网络,散布私铸钱币,这话是不错的。
听了这话,李大成才对李诚有点了点头,算是赞许了,见大成叔点头之后,李诚有才双腿打着颤,在椅子上挪了挪位置,刚刚那一幕他是深深的记在心里了,每年至少五千万两的收益,他也牢牢的刻在了脑子里。
私铸货币,这是杀头的大罪,见李二爷、李六爷两个都撇去了朝廷一节,蒋辉云也只能硬着头皮出声提醒了。
“那朝廷不缺钱?”
“二爷,朝廷缺钱,之前李中堂也在广州铸过银元、铜元,效果也不错,只是各地的督抚有些抵制铜元,这事儿做了,只怕会被朝廷围攻。”
铸币这暴利买卖,也不是李二爷、李六爷独一份儿的东西,变乱之前,李鸿章李中堂在广州铸过银元,银元这茬,大清的各督抚还算支持,除广州一省之外,其他各省也铸过龙元,但铜元就不同了,大清这几十年银荒,大量的铜元流向市场,只会掀起银贵钱贱的风潮,这事儿之前有过几次,各地的督抚们,对于铜元,还是持抵制态度的。
其实铸币不被接纳,主要还是因为利益的原因,有了铸币,大清各州府的火耗银子这一进项也就没了,至少一两成,多则三四成的私银变官银火耗。也是许多地方的财政支柱,没了这个收入,大清各地的许多官员们就要仰头喝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