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济民粮铺(下)(第1 / 3页)
有了李大成起头,高丹桂这个资深掌柜自然能结尾,只是说到了杂货买卖,他的心里有些激动,想想一个辐射整个山东的城乡的杂货铺,一年得有多大得收益啊?
“你说呢?难道让我再另起堂口吗?一锅烩,省时省力!”
“好!那咱们就在山东开济民粮铺!”
刚刚那位说的是济民堂,到了李二爷的嘴里反而变成了济民粮铺,对底下这些常年做买卖的掌柜们来说,买卖自然是越大越好。怎么到了李二爷这边,说话的功夫就把一个堂号变成了杂货铺?
底下的这些掌柜也算是心有九窍的人,李二爷这么说了必有深意。多半人都听出了李二爷的深意何在,但他们都没开口。而是齐齐看向了未来济民粮铺的大掌柜高丹桂。
“二爷,可是要将这济民粮铺建的跟祛瘟堂一样,将字号铺到乡镇?”
被众人盯着的高丹桂也不怯场,顺着李大成话里的意思就说了下去。
“二爷,您可不能这么拉人,这些都是我从南边带来的,个个都有大用,您都拉走了,我就无人可用喽……”
李诚有一番话,既说出了自己的郁闷,也缓解了一下各位掌柜脸上的紧张之色,没被二爷选中,这些人心里多少也是有些忐忑的,李诚有这话说完,堂下的气氛也好了很多,李大成也暗叹了一声这小子最近的眼色不错。
“好!粮栈之事我就不再拉人了,这粮栈总要有个字号的,说说吧!咱该起个什么字号?”
二爷顺了六爷的心意,下面的掌柜们多少有些意犹未尽,听到李二爷要字号之后,众人也开始了冥思苦想。
“此事当由二爷做主!”
“差不多!
铺到乡镇还不够,一个乡镇多大?怎么不得方圆几百里?一个乡镇至少要有一个粮铺,我的想法是东西南北各一个!”
粮食是什么?粮食是百姓生计,大清皇权不下县,这么大的权力空洞。李大成可不想让那些劳什子地主大户、土豪乡绅在下面说了算,无论是乡村城镇,谁抓着粮食谁的话语权就大。
济民粮铺身后的是振威军,振威军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大量的兵员,这济民粮铺,在李大成的眼里,可不仅仅是一个卖粮食的地方,也是一个征兵站,除了征兵站的作用之外。它还要起到收购当地土产杂货、销售外来货物的作用,这些李大成没有给高丹桂点明,话说了一半。他要的是高丹桂补充下面的东西。
“二爷的意思是用济民粮铺控制乡村城镇的粮食跟杂货买卖?”
“别!我读书少,你们来说我来选!”
起字号的事儿,李大成还真不拿手,一句话打发了拍马屁的,他抿了口茶,就等人下面出字号了。
“此次在山东开设粮栈,二爷有普济民生的意思,而山东巡抚衙门设在了济南府,称山东人为济民也不算谬误,二爷,不如咱们的粮栈就叫做济民堂吧?”
这第二位开口的人,肚子里的东西不少,看了他一眼,再看了李诚有一眼,李大成做事没什么掩饰,这位以后也有前程了。
起个字号名都能让二爷另眼相看,底下人就有些跃跃欲试了,不等他们开口,李大成就伸手压住了下面的声响,济民这字号不错,不必再多费唇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