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时代1900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借台唱戏(中)

第二百七十六章 借台唱戏(中)(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是一个可以团结的大势力,农乃国本这话不错,但商乃国本也说得通的,大清皇权不下县。这就为底层留下了很多的权力真空,商家们是可以触碰这一领域的一大阶层,整合好了商场,清廷算屁?

虽说是在跟大侄子交底,但李大成这边也不是纯粹的将自己谋划的东西说出来,互动一下更有利于李诚有接受这些超前的想法。

“若说官商,自然是做生丝的胡雪岩,做轮船、铁路、电报的盛宣怀。做纺纱的南方状元公张謇。

若说民商,老派的是晋商、徽商,新派的苏浙商家。这些人不胜枚举的。

还有就是以张弼士为首的南洋商帮,这些人多半都是潮汕商家。

“搭台唱戏?叔,医府这里有什么戏可唱?最大的买卖,也不过是建材买卖而已!”

在医府的建设上,李诚有真的很难衍生出建材之外的其他商机,即便有,也是大成叔口中的细小买卖,难道还能通过为医府的这些学生做衣服、做饭来挣大钱吗?

至于打医府学生的主意,李诚有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药材市场有钱就能挤得进去,但郎中名医们的杏林,没真本事是挤不进去的。

除了建材跟医药,李诚有真的很难衍生出其他的想法跟主意,他不是李大成,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人,能让祛瘟堂、大成公运行的井井有条,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自己这个大侄子付出了多少,李大成这边是有数儿的。

“你的想法也不错,除了建材跟未来的医院,这医府现时还真没什么大买卖的。

前次祛瘟堂卖药,我按着叔的说法,在南边收了一大批积压的茶货、生丝,叔,莫不是咱们也要在南边做茶叶生丝的买卖?”

山西商帮、徽州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潮汕商帮、江右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大清数得上的十大商帮,各有各的买卖。虽说有不少交叉的地方,但各自的特点也是极为明确的。通过这些商帮,都可以大致看出大清的大宗货物买卖的规律。

以国内的大宗货物来看,南方的大商帮,多半都有丝茶瓷器的跟脚,北方的大商帮多半做南货北运以及粮食买卖。

通过这些个大商帮,大清的大宗货物也就有了清晰的脉络,无非就是丝、茶、瓷器、粮油、布匹、盐货、土产、矿产这几大类,丝、茶、瓷器、粮油、矿产出口的数量不少,但大多还是原材料的出口,盐货、土产大多自产自销,布匹多赖进口,这里面的买卖在李大成看来,太大太大。

说是搭台唱戏,不如说是借台唱戏,之前我将筹建医府的事儿,交给李鸿章,算是做错了,但没有筹建医府的这些官员胡闹,我也想不出借台唱戏这茬,这也算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吧!

诚有,我来问你,这大清的大商家,你知道几个?”

想到了大侄子的不易,李大成也出言勉励了几句,有些时候训斥是动力,但更多的时候,勉励才是动力,做事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或是赞赏,许多人都要心灰意冷的。

而年轻人尤其如此,付出辛苦却得不到认可,是许多年轻人自暴自弃的主要因素,望着听了赞许之后。一脸笑意的大侄子,李大成觉得赞许的话没有白说。

勉励了一下大侄子,李大成才慢慢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出借台唱戏这茬,还真是筹建医府的官员们给李大成的思路。大清这些官员,对于大多数商家来说,就是害虫,虽说商场之中,不乏官商勾结的脏事儿、烂事儿,但绝大多数商家。对于官场中人,还是敬而远之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