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时代1900 > 第二百八十五章 百年会谈(一)

第二百八十五章 百年会谈(一)(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呵呵……是杏荪多心了。

盛宣怀来的很快,李大成这边才刚刚起身准备出迎,盛宣怀已经快步走到了小院之中。

“二爷客气了,怎敢劳顿二爷亲迎呢!”

“呵呵,那就不客套了,进,茂斋,让人上茶。”

将盛宣怀引进屋内,两人分宾主坐定,李大成也不急着说话,先让王茂斋准备好了茶点,两人之间的谈话,必定很耗时的。

“居移气养移体,二爷不改初衷,难能可贵啊!”

诚有,你让大成公的人统计一下,山东地面甜高粱推广不错的州县,张弼士是南洋糖王,在青杆制糖、制酒方面,他应该是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的,朗姆酒的事儿,你也多与张弼士带来的人沟通一下,对洋酒市场,他们比咱们熟悉。

甜高粱的推广,大成公也要加把力,不成就预付一部分粮款,主要区域,就以胶济线、胶沂线为准吧!

另外拢一拢咱们手里的外币,近期,胶沂线的物料也要准备了,汉阳铁厂那边怕是没指望了,只能外购物料,外购铁路物料,以美国洋行为主,先花老毛子的卢布,尽量在短时间之内把卢布花完,东三省战事一开,卢布怕是要贴水的。”

不理会愁眉苦脸的大侄子,李大成又给他加了加担子,盛宣怀来了,胶沂线、胶济线应该可以双线施工的,胶济线的物料。德国人会办理,胶沂线的物料,汉阳那边现在专供京汉铁路,而且汉阳那边的铁轨质量,也不如外洋的货色好。铁路是重要的基础工程,想要高质量的快速建成胶沂线,外购物料是必须的。

沿胶济线、胶沂线推广甜高粱,也有利益方面的考校,想要山东的每一寸土地都种植甜高粱,那也是不可能的。而胶济线尤其是胶沂线沿线,土地是相对贫瘠的,正适合种植高粱一类的农作物。

掀开茶盏之后,一股茉莉花的味道在屋里弥散,随着花茶香味的散播,盛宣怀的脸色也在慢慢变得复杂,花茶大多时候都是上不得厅堂的,北方多饮花茶,水质的原因占了多数,盛宣怀这样的,不用看闻一闻味道就知道茶的好坏,而李大成让人送上来的茶,显然不是什么好茶。

“呵呵……平常喝惯了,我这人粗人一个,盛大人不要介怀。

盛大人此来,想必是有事儿要说吧?”

上花茶这也不是李大成要苛待盛宣怀,而是这段时间训练养成的习惯而已,训练过后需要大量的补水,费绳甫那边也说了喝茶可以解除疲劳,而南方茶李大成觉得太淡,花茶也就成了他日常喝的东西,出门在外也没多少讲究的,喝茶总比喝白水要好的。

听到李大成的说法,盛宣怀这边也舒了一口气,别看这一盏茶,它代表的是主人的态度,茶、上茶、上好茶,在官场之中可不是个笑话,而是确有其事的,现在许多人也这么干的,遇上一般的人只上一般的茶,这花茶的档次太低,盛宣怀刚刚那一问也是怕错过一些微妙的东西。

而糖酒对于现在的大清百姓而言,也算是生活上的奢侈品,制糖酿酒。还是得以外销山东为主,山东一省,恐怕是消耗不了未来甜高粱带来的糖酒产能的,随着张弼士的到来,大成公的许多事情都要聚堆了,李诚有有难处,李大成自然不会不清楚,但难也得办事儿啊!

“知道了!”

弯腰塌背的应了一声。李诚有无精打采的跟着王茂斋出去了,大成叔说话容易,可下面办事难啊!就说这铸币机。洋鬼子的买办,可是在这一项上坑了他一笔,仓促购置铸币机,而且还是私人购置,这事儿自然是不能声张的,各大洋行的那些买办也鸡贼的很。给出的价格是北洋机器局购置铸币机价格的一倍多,单这一项。就是几十万的冤枉钱。

缓事急做就要多花钱,医府是这样。铸币机是这样,只怕制糖制酒的机器也是这样,胶沂线的物料更不用说了……

“盛大人到访,李二有失远迎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