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战前整编(第2 / 4页)
充实部队的战斗力和指挥能力。
城外已经想起了爆炸声,辛苦一。夜的埋雷还是成功的,至少日军想要直扑南京城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他们可以扫出一条通道来。也是需要时间的,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也好,能拖延多长就拖延多长时间。
下午冷锋和邱青泉联袂到中山门城垣阵地上巡察的时候,日军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了。
这也可以看成是一次战前最大的一次补充。
六个团,一共是十八个步兵营,原则上不设团直属部队,所有技术兵种要么集中使用,要么打散之后配备给各营使用。
巷战要的就是灵活机动,指挥机构太臃肿,一层一层的指挥,那未免贻误战机,所以,必须要营一级的指挥员掌握战场局部的指挥权。
既要放手他们去指挥,也要能够掌控整个战场,最关键的就是战场通讯!
冷锋要求,无线电台必须架设到营一级,营、连、排必须有线电话通讯,随时掌握战场的情况。
“头儿,现在整编是不是有些晚了?”
“晚什么,该补充的补充,该整顿的整顿,我又不是将他们打乱了彻底整编,不还是原来的编制,现在只不过是一视同仁了。”冷锋道。
“马上召集各支队营级军官会议,我要开战前整编动员会议!”
冷锋决定的事情,那是一定要做的,在跟邱青泉、雎友霖等救国师主要军事主官沟通之后,拿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整编方案。
既除第一支队编制不变之外,剩下六支支队整编为两旅六团,当然第一支队单独建成一个旅,这样首都抗战救国师就变成一师三旅的甲种师。
这在之前,救国师无论如何都是做不到的,因为救国师没有那么多的电台,也没有那么多的电话交换机和电话机。
可现在不同,冷锋手里有足够的无线电台以及有线通讯设备,他要求的这一点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唯一紧缺的是使用这些设备的人才,如果硬要凑的话,还是能够凑得齐,但是要是按照战争的标准,配备双岗的话怕是做不到了。
旅、团一级的军官要么下去当营长(暂时),要么就到指挥部来,当参谋。
冷锋再把从日军手里换回来的****军官一个个发配到下面当连长。排长,当然还的是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
这在****内只有黄埔嫡系才有资格。
当然,现在还是编外的,没有正式编制,但这也只是时间问题。
中午,侦查兵报告,日军一个师团已经抵达汤山,正沿着京杭公路向麒麟门挺进,目测番号是日军第三师团第六联队。
而此时,冷锋和邱青泉才刚刚完成对救国师的新一轮的战前整编的文案工作,整编至少需要半天时间才能完成,当然,也可以边整编边战斗。
战前整编只是并需要给现有的部队动大手术,只不过是把各部队的番号和名称改变一下,另外,在优化补充一下兵员和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