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3 杀出重围(第3 / 4页)
反正这样操蛋的事,在医药圈子里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不过肖锋以前没入行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些,不过在了解之后,也总是会为那些国内的企业感到可惜和心疼。
毕竟到海外去进行临床试验,他们更是承受不起,虽然印度和非洲搞临床试验非常便宜。
但是他们没有那样的资源,而且人生地不熟,所以也根本投资不起。
所以一般到了这个地步,这些药企的首选,都是把手里的研究成果卖掉。
而且他们首选都是卖给外国的大厂,因为确实这些外国的大厂会出个好价钱。
而这些外国的大型药厂,虽然在得到这些成果时花了点钱,但和他们得到的相比,他们付出的那点钱,也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但苦于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渠道能够拿到资金。
比如国内医药大学里的课题组,他们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的都是学校的拨款。
说实话学校的那点拨款,对下面嗷嗷待哺的数十个项目组而言,真的非常有限。
每年大家都能分到一点点,能够保证不饿死就不错了。
至于那些中小企业,也同样如此,明明公司里的人都非常有想法有创意,可是在研发的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因为这些华国的中小医药研发企业,已经把一个项目最难的前期,从创意,到后期的实验室实验完成,实验室数据收集这一块给完成了。
而最后他们要做的只是把临床试验完成就可以了,而这一步对他们而言那根本都不算事。
一旦完成了最后一步,就可以申请新药上市,到时候这种药物,就能在全球市场给他们带来成百上千亿的收益。
这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而且回头,他们还会支持他们本地的媒体,说H国人没有创新意识……
而且哪怕实验室里的数据成功了,可是到下一步,要进行活体临床试验的时候,这些小企业就抓瞎了。
就算前期的成本他们还能承受得起,可是后期的活体临床试验,这个成本就太高了。
国内临床试验,就要进行五年,采集数据更是基本要成千上万起步。
这样的消耗,国内除了那些大型药厂,要不也就只有国立的研究院能够承受得起了。
对于中小药企而言,他们的工作,到这一步基本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