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第2 / 3页)
慕喆修认得那气息,是小师妹的人。他忽然坐起身看着来人。
“王爷,在下奉尊上之命前来,告知王爷一事,破阵之法已找到,不日便能与故人团聚,望平王振作。尊上还说,天下终要署一家之姓,若有幸,得一力为这锦绣江山抹上一抹自己的色彩,人生便少一件憾事。男儿志,志在山河,既然有此机缘参与其中,为何要因心魔困顿,画地为牢,与其以身赴死成全他人,倒不如放手一搏,携手天下,成全自己一番作为。若不然,你便真愿意只见她一面,便从此阴阳相隔,天地茫茫皆不见,也不愿意上穷碧落下黄泉,与她地久天长。人生在世,只要有一线希望便不该放弃,尊上更愿意见到那个曾经风流倜谠,卓然潇洒的大师兄,她定是也如此期盼。”
慕喆修眼神中有诸多情愫闪现,不得不说,这些言语若换在他们来之前,无论何人与他说,他都不信,可这话出自她之口,那个自小一起长大,一诺为天的女子之口,他信,他信,他和冉鸢还能有将来。
“王爷,尊上言尽于此,允太子在无双城外集结了十万大漠兵马,当做是王爷荣登大宝的贺礼,希望平王不要让尊上和允太子失望。”说完,一闪身便消失不见。
慕喆修依然惊异于那句“无双城外十万大漠兵马做贺礼”,胸中沉寂已久的热血忽然又开始沸腾,小师妹说得对,男儿志,总要先努力作为,她总是能言出厉行,相较而言,自己的优柔寡断却较她的果敢英决差的太多。
想到那人,麒诺嘴角轻轻上扬。能有一人,让你想到时便觉得整颗心都被填满,原来是这般幸福之事。
她虽非感性之人,却忽然有种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期愿,更加坚定她要尽快救出冉鸢的决心。
萧天允在议事厅一待便是一天,而麒诺同样窝在书房里一整日,从窗外看去,隐隐可见远处一间灯火通明的房间有人影闪动,那打开的窗户边有一黑衣卓然而立,每每麒诺看去,那站着的人便将食指在窗沿轻敲,似是在回应她一般,只觉那窗外新月也明亮得让人心旷神怡。
同是弯月,平王府却透着一股凄然。
慕喆修在玉琼楼前痛饮惆怅,他又去宫里看她,却依然没有见到她,只听到那凄厉的叫喊声,那声音如利剑一般刀刀临池着他的心。
胸中那口浊气终于得以呼出,如今再看那轮弯月,只觉残月亦如骄阳绚烂。
原来人之心境变化,竟是如此的天翻地覆,他只觉整个人如脱胎换骨一般,连呼吸都充满了希望。
弯身拾起草地上那柄软剑,那是当年他为冉鸢量身定制的软剑,她临进宫时却将它留在了公主府,他当时便以为,她定是因为误会恨恼自己,再加上他不想与师弟争江山,故而一蹶不振。
忽然,慕喆修拿起身旁的那把秀气的软剑,一跃来到玉琼楼前的空地舞了起来,口中念念有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地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相思无用,唯别而已,别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销魂,何处柳暗花明……莫道黯然销魂,何处柳暗花明。”
浑身如同有千斤重担压下,慕喆修就这般顺势倒在草地上,仰天长叹。
师弟今日不去接驾,便是公然告诉皇上存心对抗,皇上和父亲唯一忌惮的便是师弟,所以才迟迟不回京。师弟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他们若无万全准备,断然不会回来被他牵着鼻子走。
只是,自己和冉鸢如今的困境,却也打破不得。可这些愁绪还没完全成型,便被那忽然闯入的黑影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