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 开局不利(第2 / 3页)
社会上的人都知道报社里人人都是笔杆子,出手就是文章。但报社的人除了写新闻稿外,最不爱用笔。这么多年来,报社除了印刷厂和晚报发行公司外,竟然没有成文的制度,包括广告部门联系广告的业务提成比例也是口头制定。
没有制度规范,从报社领导到一般员工的许多人我行我素,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报社领导的孩子学历再低在报社内也安排个编辑岗位,把记者的好稿件给编辑得像小学生作文。
副书记王恩棋是目前报社党委领导当中年龄最大的,感觉马上到龄了,根本不考虑影响,不仅上、下班车上带着儿子王海,就是参加酒宴也带着儿子。报社配给他的工作用车被员工们称为父子车。
周胜利在与王恩棋座谈时点出过这件事,王恩棋却说:“车接我上、下班,王海坐车就是捎个脚,不多绕一步路,本来是小事,都是公继开唆使着编辑部的那伙子人揪着不放。”
周胜利说:“我听到的反映,你从事党务工作多年,向来清正廉洁,为人正派,孩子不缺胳膊不少腿,往后让他与别的编辑记者一样自己上、下班,别毁了他老子的名声。”
王恩棋车上带着王海上、下班的事报社内已有多人与他讲过,但他一直认为这是在故意给他找渣,谁与他讲他就与谁吵,现在新上任的一把手提到了这个问题,他不能不重视了,第二天报社的人们发现王海骑着电动车上班了。
一个星期的谈话结束以后,周胜利让党委办公室主任下通知召开党委会。
在座谈期间,从党委成员、报社正处级干部,到周胜利点了名的处级以下干部,都对报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很多问题,觉得周书记到来一个多星期才召集第一次党委会,一定会有大动作。
各位党委成员没有想到的是,周胜利在第一次党委会上提出解决的问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他在党委会上提出:“今天上午的党委会有两个议题,第一个是工作纪律问题,第二个是环境卫生问题。这两个问题党委办公室里各起草了一个规定,现在发下去讨论。
大家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后交社长办公室打印,以社长办公室的名义下发。”
文件发到各人手里,大家看到,一份是《太宁日报社考勤规定》。
具体规定如下:
第一条,“严格出勤纪律。从社长、总编到一般员工,每天上班时到报社门口签到,下班时签退。
1、各人自觉,报社监督。前三周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秘书长轮流值班监督签到、签退,三周后由纪委书记牵头,安排行政部门政处级干部负责监督。
2、签到的具体流程。上班时间以前,报社大门敞开供员工进入。到上班时间,报社大门准时关闭,只留大门旁边的小门,凡从小门过的一律签上姓名、所在部室、实际到岗时间;下班前大门不开,凡从小门经过的也要由本人签上姓名、所在部室、离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