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 有人封口(第2 / 2页)
黄一林说:“不是我不愿意坐,是不敢久坐。这几天县局的人一天来好几趟,领导来了老是见不到我会有想法。”
“你说的也是。最近抽个空给你看守所的伙计唠一唠,给像我妻侄这样的犯事轻的捎个话,他收多少钱?”
“我如果不能给他甜头,手里也没有拿捏着他的短处,又想让他不乱咬呢?”
黄一林说:“那就更难办了,不仅花钱多,还难找答应办事的人。”
镇长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你说难办,并没有说不能办。”
黄一林说:“我没有那个意思,反正我不能办。但也听过有人在监狱里自杀或者突然患重病抢救无效死亡的。”
镇长听了后身子打了个颤,“人命关天,太吓人了,咱们也就收个三把萝卜两头蒜的,即便是我那妻侄在里面胡乱咬,我家属是他亲姑,他给自己的亲姑尽孝也与我没有多大关系,犯不上冒那么大的险。”
镇长问:“多少钱?”
黄一林说:“这种事风险太大,我也没有办过。听说花钱给看守所的所守人员递信得两、三万。”
镇长知道他嘴里的“听说”就是他办过,他说的两、三万里面还包含着他自己的好处费。虽然黄一林心太贪,狮子大开口,但另托他人,多一个人知道多一道风险,人托人的话花钱也少不了。问道:“花了钱就一定能封住口?”
黄一林摇了摇头:“你花了钱,人家能保证把你的信或者话带到,至于里面的那个人听不听你的话人家不能给你保证。”
他又说道:“你与被托的那个人不熟悉,拿出钱人家收不收我也不能保证。毕竟那种事对被托的人来说风险太大了。比如里面的人收到了纸条没有藏好被同监室的人发现举报了,递信的人很容易被查出来,一旦被查出来面临的就是逮捕判刑丢饭碗。”
常钓鱼的人都知道大鱼吃饵很少有上来就咬的,都是用嘴碰碰再缩回来,碰过几次证实确实没有危险了才吞饵。
镇长这是吞饵前的试探。
黄一林其实心里也着急,吕爱芳家老头子也经过曹家洼村书记的儿子给自己送过钱,他正在考虑找看守所里与自己关系好的人给他递话封口,正好用镇长的钱办自己的事。
但是表面上他比镇长更不在乎,“镇长没有其他指示了吧?”
镇长说:“我过去当副书记分管公安司法工作的时候,门前的土都被你的脚给带光了,从来不用扫地,现在不分管了连坐一会也不愿意坐了?”
镇长点了点头:“照你这么说还是递话安全一些。”
黄一林又说:“你就是递上话,哄孩子没有糖块也不行。”
“什么意思?”
“比如说你那个妻侄,你通过你给他递上了话:涉及我的事你别乱咬。他不咬你对他有什么好处?如果咬了你他可以赚个立功减罪减轻处罚,该判刑的不判刑,该判五年的判三年,你的话传到了他也不会听你的。
你要想让他听你的,要么给他一个甜头盼着,许诺他出来以后给他什么好处,要么你手里有他的短处捏着,你不听我的我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