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贞观俗人 > 第1379章 尚父

第1379章 尚父(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秦琅提笔,先写下崔敦礼嫡长子崔修业的名字,想了想,在名字后面写上太子通事舍人这个官职。

这是东宫属官,比照中书省中书通事舍人而设,员八人,正七品下职,负责通传太子令,没什么实权,但若是做为勋戚子弟镀金,确实是个不错的位置。

接着写上崔守业名字,考虑了会后面写上弘文馆校书郎这个官职,正九品上职事,虽然品级低,但校书郎却属于清贵官,正适合名门子弟。

真安排崔家兄弟当什么大理寺评事、六部主事之类的办事官,他们估计也做不好。

崔余庆,职方司郎中,从五品上。崔承福,广州大都督府兵曹参军事兼镇海军使。

比如说当初列为一等的后族长孙家族,就随着长孙无忌的身败名裂而受牵连,死的死流的流。

还有许多功勋贵族或士族名门,都差不多。

才不过三十多年,历经两朝,就已经如此大的变化了。

氏族志可以重修了。

秦琅脑中冒出这么一个念头。

秦琅写写停停,在纸上写下十几个崔家子弟名字,后面写了官职,审视一遍,最后在崔余庆和崔承福这两个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这是未来博陵崔氏二房值得栽培之人。

秦琅又拿起氏族志翻看起来,良久,合上,扔到了一边。

次日一早,秦琅洗漱过后,还在家吃了个早点才出门。

一来这本氏族志已经不适应如今实际情况,二来氏族志的作用,本就是政治性的,如今新皇即位,也就意味着新的政治格局,贵族豪门等也要重新排名了。

名实相符,这才不会导致混乱,也有助于加强稳固新的权力根本格局和利益。

若是再修氏族志,那么如果还照贞观大帝的标准,那么皇族李氏当然依然还是第一等,但这第二等是以后族、宰相家排名。

秦琅自然就得是第二等的第一名,毕竟秦家出了太后又出了皇后,更别说秦琅是宰相,儿子也是宰相,甚至秦琅父亲秦琼也曾是宰相。

崔敦礼老了,看他样子也活了不两年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