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莱昂的答案(第2 / 3页)
“根本看不到,第四个,到底是谁?一点儿印象都没有……”有人悄悄说道,之前在对抗赛中表现最亮眼的几个孩子中并没有这一个。
奥尔巴赫听到答案后面无表情,他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问道:“给我一个选择他的理由。”
莱昂回答道:“因为他比所有人都快。”
莱昂的答案简单到一旁听到的志愿者都笑了起来,就连霍梅尼丝也摇了摇头,因为如果那个小子是最快的,刚才对抗赛的时候应该被所有人都注意到,而不是像现在这个排在第二排连个人都看不到。
奥尔巴赫没有对莱昂的答案做出最后回复,他走到三组孩子面前,对上午训练进行了小结,同时开始安排下午的训练内容。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地认识自己,有些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最终会摔地很惨,体会现实与梦想的差距;而有些人低估了自己,从而有可能丧失发挥自己最大潜力的机会,这时候就需要那些伯乐们来给予指引。
莱昂现在就觉得自己像一个伯乐,要从这群奔跑的小羊里找出一匹千里马,而这对一个篮球门外汉来说有多么的不容易。
这和在监狱里看两边比赛猜输赢完全不同,猜输赢哪怕闭着眼睛蒙,也有百分之五十猜对的概率。而且两只球队孰强孰弱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一个球员是好是坏也没那么难,可问题是,奥尔巴赫提出的问题并不是要莱昂指出谁最强。
这是狡猾的红衣主教制造的一个小陷阱,他的话绕圈圈似的绕了一圈,提出的问题其实是“这群孩子里谁最有机会成为未来之星”,如果不注意理解其中的含义,很容易会认为他的问题是“这群孩子里谁的篮球水平最高。”
这是两个互相联系但又完全不同的问题,后一个问题,哪怕一个完全不懂篮球的人,只要看一场比赛也能回答个七七八八;而前一个问题,永远都是篮球界最难回答,却又有最多人想去回答的问题。
之前被分为三组的孩子,在经历了上午的基础训练和对抗赛后,又进行了二次分组,这一次分组不再是随即进行的,而是由奥尔巴赫亲自点名分组。
奥尔巴赫对所有人说道:“我走到你们的面前,会对你说出1、2、3中的某个数字,这个数字就是所在的组别。每天上午,我们按照原先的分组进行基础训练,到下午,我们再按新的组别进行提高训练。记住你们所在的位置,上午的分组将不会变动,而下午的分组,却有着变动的可能,一切都要看你们的表现了。”
对人才的先知先觉,永远是体育运动界最大的赌博,赢得这场赌博的人可以赚的盆满钵满,而输掉的人,往往成为后世的笑柄。
奥尔巴赫是这种赌博的大赢家,他的心里早就有了自己的选择,现在他看着莱昂,期待着他的答案。
莱昂看了看这群刚刚结束对抗赛,各自沉浸在兴奋、欢乐、沮丧或者失落情绪中的孩子们,说出了他心中的答案:“第三组,第二排,从左往右第四个孩子。”
“第二排第四个……在哪儿?”一旁的几个志愿者也听到了莱昂的答案,都不禁朝着他说的孩子看去。
第三组正是格雷格-凯特那一组,一共十个孩子站成两排,可是站在第二排从左往右的第四个孩子并没有进入他们的视线,因为他被站在前面的孩子给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