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盗们的坟场(第3 / 3页)
6月12日,天空阴霾,昨夜的雷雨虽在早晨停止,但中午时抬头望去,仍是乌云密布。
在那个年代,生产中低端民用电子产品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发达,各品牌之间在硬件上的差距几乎消失,在价格战当中,知名品牌受到了很大冲击,因为他们的产品价格普遍虚高。曾经,他们依靠着质量、服务、信誉等等累积起来的品牌效应,使粉丝们愿意仅为了一个商标而趋之若鹜。但后来,当那些山寨品牌做出了相同质量的产品并订下一个更合理的价位时,市场竞争会证明,顾客与商家之间的某种“忠诚”其实是非常脆弱的。
果然,视频中接下来的登场人物都不负众望地采取了各种高端技巧,从缩骨功到高科技,躲藏、跳伞、挖地道、冒充警卫等等,各显神通,反正最后没有一个不被发现的。
在这个平行宇宙的二十二世纪,民用电子产品的价格非常低廉,手机、电脑、便携式播放器这类产品的盈利模式已经完全被颠覆,将硬件不断推陈出新的做法被淘汰了,电子产品的核心理念变成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收费。
当然,关于卢浮宫内具体的安保系统配备,是不可能详细介绍的,总之就是“很先进”“无漏洞”。
可能会有人问,天一这货到底带了多少现金?这么花没问题吧?这里得解释一下,2101年的世界,电脑比照相机便宜,手机比墨镜便宜。
只有那帮卖家电的家伙,还在不断把产品质量越做越烂,期待着消费者买回家去一过保修期就报废,然后再来买新的,否则他们厂就得倒闭。
“对了,上网查查别人提供的信息好了。”天一突发奇想,随便开了个门户网站,在搜索栏里打上:“卢浮宫、盗窃、安保系统”这三个关键词,按下了回车。
未来的商家们考虑的不是东西能不能卖出去,而是东西有没有人用,硬件只不过是提供应用软件收费的平台和载体而已,用软件收费才是保证长期盈利的正确模式。
搜素结果有上千条,其中许多都是和影视或小说相关的信息。天一快速往后翻了几页,浏览器上出现了一条令他挺感兴趣的类目,点击链接后,进入了一个视频网站,这似乎是一个从某人博客上转来的视频,标题是:“卢浮宫——传奇大盗们的坟场。”
由此,电子产品的“软竞争”时代开始了,原本昂贵的电子产品价格不断跌破新低,甚至出现了以成本价平价销售或亏本销售的情况,再后来,凭身份证或某种活动礼券免费领取的产品都出现了不少。
这种大众随便都能看到的视频里,自然不会有什么“能力者”之类的词或人出现,天一分析了一下,估计强级以上的能力者想要从里面抢几件东西出来还是会成功的,但强级高手会当“贼”的不多,他们多半都不愁钱,而且干了这么一票的话,被投进潮汐监狱是妥妥的,有钱也没命花。
笔记本电脑、手机、照相机、墨镜、还有几套掩人耳目的服装,用于侦查策划阶段的装备大致如此。
如此推衍,即便那些贼里有那么一两个纸级或并级的能力者,他们在能力的帮助下,依然过不了安保系统,而且他们还被抓住了……这说明卢浮宫的保全人员当中八成还配有一些改造人。
午后两点,天一离开酒店去进行了一次购物。他是个很懒的人,但有些东西,让酒店的人替自己买恐怕不太方便,他还是得亲自走一趟。
天一关掉电脑屏幕,双手枕在头后躺下,望着天花板抱怨着:“比想象中难搞啊,果然得设计个长线计划……”
视频是一个纪实类访谈节目的录制片段,片子的主角是一个叫“萝卜卖糕”的老男人,白发苍苍,老态龙钟。据他自述,年轻时曾是一名国际大盗,成功做下过无数轰动一时的案件,在四十多年金盆洗手,参与了卢浮宫安保系统的改良和完善。
即使每一个厂家都能生产出质量过硬,外形美观,用上五年都不用更换的硬件,可未必每一个厂家的应用系统都能让你用得满意。
接着视频就放了一连串从2057年起企图进入卢浮宫盗宝的窃贼名单和其下场,这些人当中唯一成功逃出卢浮宫大门跑到外面的家伙,采用的手法是在白天入馆参观时,身藏一把榔头,砸开玻璃拿起东西就跑,谁知这货当时一榔头敲下去,钢化玻璃没被砸碎。警铃一响,他便惊慌失措,扔下榔头扭头就走,跑得倒是贼快,最后被门外的一大群保安围堵住,摁倒在地。
于是,变革在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时发生了,大型企业都达成了共识,既然在硬件上遭到仿制的情况无法被遏制,那么咱就在软件上做文章吧。
这家伙恐怕是敢于对卢浮宫下手的窃贼下限所在了,要知道,此地可谓全世界职业大盗眼中的圣地,能从这里偷回东西,就像是摘到了盗贼领域皇冠上的红宝石,够你吹一辈子的,怀里揣着把榔头一砸就跑,这是人干的事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