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 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200节

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200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要说他们是蠢蛋吧?胤祚都表现得这么嫌弃了,他们还非得往上凑。

也不一定是真的看不出来,只是难得有机会在胤祚面前表现自己,选择当个睁眼瞎罢了。

胤祚没有康熙和太子想得那么深,无视这群反应不对劲的大臣们,把自己早早准备好的话说了出来:“就算你们此时不愿意,只要蒙古各部愿意出高价,肯定有逐润的商人愿意千里迢迢地把化肥运送过去……”

目前还没人去,不过是因为目前各地化肥厂生产出来的化肥都不够内部消化,等到各地化肥厂的规模一扩再扩,迟早会有人把目标瞄准蒙古这片急需化肥还能卖出高价的大市场。

与其明面禁止与蒙古做化肥生意,逼着他们暗地购买化肥,只能被商人高价宰割,久而久之对大清生出怨恨,不利于边疆的稳固,不如将他们和其他百姓一视同仁,让他们感受大清的恩泽,让他们体验到归顺大清的福利。

一边懊恼朝中怎么都是一些这种人,一边为带猪队友的康熙和太子感到心疼。

有这么一群猪队友疯狂拖后腿,大清还没完,也是挺坚强的了。

……虽说最终大清还是亡了。

既然眼神交流有壁,胤祚决定改成更好懂的言语,先清了清嗓子,“咳咳。”

朝中大臣们个个抬头挺胸,争取在六阿哥面前展示自己精气神最足的一面。

再者,蒙古那边草料丰盛起来,能养的牛羊马多了,大清的战马会变多,能食用的牛羊马和乳制品跟着变多。

蒙古自己内部消化不完,就会送到大清来卖,双方贸易互通,经济互通,加强联系。

说到这,胤祚做了个暂时性的总结:“开放通商对蒙古和大清而言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究竟有什么理由这么久都定不下来?”

大臣们讷讷无言。

索额图、纳兰明珠、张英等人是有能力,可是佟家那些个纨绔有个屁才能?六阿哥连那样的人都愿意收,他们有什么不行的?!

胤祚:???

这一个个迷之自信的表情是怎么回事?

康熙和太子再怎么反复提醒自己作为皇帝和储君的立场,也快要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要说这群大臣们是人精吧?一个个比谁都会趋利避害,但凡摸不清楚一件事的厉害关系就使用拖字诀,拖着拖着就会有人去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