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306节(第3 / 5页)
康熙:“……”
太子:“……”
就知道这小子/六弟没有捂着的想法。
康熙有些郁闷:“你是不是从来没想过别人学了我们的物理和化学,将来会用他们学习的知识反过来对付我们?”
这里说的“他们”不仅仅是指蒙古,因为康熙已经预感到即便是蒙古之外的人来学物理化学,胤祚很可能也会大开方便之门。
“术仑不像是能继承亲王位的,乌日娜的眼光和本事都不错,她是想用妇产科一事增加自己的筹码。”
胤祚没有关注乌日娜,确定自己不需要和蒙古联姻就把人抛到了脑后,而康熙和太子不会对此视而不见。
乌日娜和术仑在京城的行程早早摆上了他们的案头,包括他们打听胤祚的研究、传闻、皇庄等等。
很多事都是有迹可循的,乌日娜在木兰围场就展现出了比术仑更优秀的资质,来京城之后,更是实际指导者。
尽管有些事情是术仑出面在做,可以他有限的脑容量来看,背后必定是乌日娜在出谋划策。
“一旦把知识放开,重金贿赂也好,花钱学习也罢,总有人能学到的。”胤祚不是没有想过,而是知道堵不住,“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得以发展的,闭门造车绝对不行。”
他还举了个十分现成的例子:“如果我只想着把自己学会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全部藏起来,肥料不可能卖遍大清,钢筋混凝土堤坝不可能建了一座又一座,火车、空调都不可能出现。”
“再说了,我又不傻。”胤祚道,“物理化学学院中只会教授一些简单的基础的知识,我们会从中选拔人品才能都能信得过的人,来学更深奥的知识。枪支、大炮、火药、钢铁这些涉及到军事和重工类的,都会掌握在朝廷手上。”
康熙满意了,儿子是真的没那么傻,他多少能够放点心。
事实证明,这心还是放早了。
康熙道:“这是一次试探,而你的反应已经让她知道,你并不介意这些事传到蒙古去,也不会从中阻拦,她可以放开手了。”
胤祚不是很确定:“她要做什么?”
太子:“会有更多的蒙古人去报名物理化学和妇产科学院。”
这仅仅是第一样,康熙和太子观察着胤祚的神色变化,准备看他的反应如何,再接着说下去。
不出意料,胤祚十分惊喜地道:“那我要让四哥把物理化学学院建得更大一些,不然很多人就只能站着听课了。师妹那边,我也会跟她说一声,让她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