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画龙点睛的扭转(第2 / 5页)
吴英科的办法是练字。
他走到了书桌面前,研磨,铺纸,缓缓提笔,宁心静气。渐渐的,吴英科的心中平静了下来,政务上的事情都被抛之脑后,眼中只有手中笔,纸上字。
那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尽数倾注心神,再无别的沾染。
于是,兵变既然爆发,那谁还关心这些细节呢?朝廷定然是要处置兵变的。说不定……就要拿吴英科的脑袋去给那些愤怒的士绅消消气。
政治斗争便是如此。
作为一名棋子,就要有某一天忽然间发现自己成了炮灰的觉悟。
吴英科已经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如此一来,对于未来的道路不免就有了许多的悲观。显然,他也知道这一回的兵变冲击有多大。
就从史可法、黄道周以及王铎等朝中高官入宫时的景象就可以看出来。
无他……
外间已然疯传是这一回宛平县做得太厉害了,厉害得宛平士绅们完全没有抵抗住朝廷的强力收税。
不管是县衙派出公所对地方的掌控还是对吕方等人的审判,亦或者为了收税甚至连吕方吕伟迎的功名都革除。这些举动极大的震动了当地的士绅。
对于宛平县而言,自然是就此以后顺利收税,无往不利。以至于有了税源翻番这样的硕果。
但对于其他州县而言,那就是另外一番震动了。
这对于保守派而言是一个惊天的利好消息。借助此番兵变,可不知道有多少文章可以做。若是到时候朝廷平叛失利,那更是说不定吴英科这些急切推行田赋改革的急先锋只能被来一个挥泪斩马谡了。
心乱如麻,坐卧不安。
吴英科呆在书房闭门静思,却亦是得不到一点的安宁。
他深呼吸一口气,决定暂且坐下来静静。
当然没有哪个叫静静的小姑娘。
胆子小一点的可能会认命。
但对于一惯不认可皇权下乡的其他士绅而言,那显然是斗志昂扬,一点都不希望其他县也能如宛平县一样强力收税了。
于是……
兵变爆发了。
天津卫的兵变起因说起来也许全然与这一回取消优免士绅无关,只是一些胥吏胡作非为让几个军户绝望地发动了反击。但是,这样一个契机有心人利用过后,一切都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