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八十七章:封王

第八十七章:封王(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永乐时期有《永乐大典》,乾隆皇帝也搞过《四库全书》。朱慈烺也想搞一个类似的修书大事。这两年,也可以准备起来了。

当然,眼下大明还没有永乐时期那么强盛,朱慈烺只是准备准备,先‘弄’个小号一些的自然百科全书来。

这是朱慈烺看那公孙艺跳出来被轻易挖坑时的感慨,这年头,士子们只晓得读八股文,学经义。这让朱慈烺十分看不上眼科举出来的人物。

固然,儒家的东西有可取之处,但八股文唯一的优点只能说是可以选出一批智商在线的人。

这与后世大学应届生唯一优点只能比没读过大学的人相对智商在线一样……

至少,那一堂课听得‘挺’开心。

地图发出去以后,士子们对于大明疆域扩充的消息都很兴奋。朱慈烺也是如此,开疆扩土,此等功勋最重。这可不是常凯申的地图开疆,而是大明真正能够掌握的领域。

整个东亚,都为中国一统了。

至于越南……

那边的确是有些麻烦,但朱慈烺却没有兴趣再亲自下台了。

简单来说,就是学的东西与实际上工作会用的东西差距太大。

当然,这些都是系统‘性’的工程,朱慈烺甚至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里能完成几个,亦或者,大多数都只能完成一小部分。

他一路上拿着炭笔,随手写了点。

这时,马车停了下来,原来,马车已经进了西苑。

这时,身边轮值的陈邦彦对朱慈烺说:“陛下,太上已经久候。”

他离开京师太久,不能老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离开京师太远。更重要的是,朱慈烺越发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穿越者是很强,但万事都让朱慈烺顶上去,手底下的人怎么会成长,又有什么机会立功?

至少,朱慈烺这一回去了日本国,完成了踏平日本的志趣,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也对,他是已经赏无可赏了。以至于朱慈烺将心思落在了历史上,他希望青史留名

这样想着,朱慈烺又想起了一桩事。

再等几年,也该修书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