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包围荷兰人(第2 / 5页)
但这显然很难做出决定。
因为,一旦退兵。荷兰人就随时都可能知晓郑成功率军进发的消息。荷兰人是强国,他们的触角很深,船只众多,保不齐这个时候双屿岛上的消息与澎湖列岛上的动静就会被他们知晓。
一旦这样的结果出现,突袭就不可避免地变成强攻。
而现在,作为一个穿越客。
朱慈烺自然清楚澎湖列岛的重要性。
经过荷兰、西班牙以及英国人三国闹腾一次以后,大明第三舰队的建立自然会被提上议程。
事实上,大明在广袤的东南亚已经有大量活动痕迹。有着广阔的空间需要大明的军队用火炮为大明儿郎庇护。
到时候,澎湖列岛自然会成为重要的舰队基地之一。
实际上,了解这时候的台湾就能明白。
实在是台湾的开发程度太低,路上通行条件实在堪忧。毕竟,这里没有经过历朝历代的经营。并没有贯穿南北的官道。
所以,想要从陆地上从台北到台南实在是太难。
一路上,不仅要面对陌生的地理、土著、气候。还要面对最直接的困难:通行条件太差。现有车辆实在无法转运庞大的后勤物资。
也许,十年前,没有火器化的明军还可以进行陆上进攻。但现在的台北国民警卫队显然没有那么落后。
在澎湖列岛稍事休整,郑成功便再次出发。
只是,澎湖列岛距离台湾虽然只有仅仅五十二海里。但这段狭窄的海路上,舰队却遭遇了暴风。
一场艰难的考验就这么未经宣告地登场了。
在后世,暴风暴雨依旧是十分凶险的存在。在这个年代,遇到暴风,自然是更加危险。一个不小心,当年元朝二十万大军进攻日本结果葬身鱼腹失败就是鲜明的前例。
似乎,应该退兵了。
于是,只能绕道澎湖进行海上转运。
比起陆路,海运的成本可就要低了许多。
况且,荷兰人也是从海上来。他们的堡垒都距离港口十分近。
澎湖的基地很快就搭建完成了。大部分的基地修筑事务其实早就由福建地方派遣人马完成。郑成功做的,只是分兵一部,加强此处。
从前,澎湖不被人关注。也仅有荷兰人入侵以后,才进入了大明帝国最高层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