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解决问题(第3 / 4页)
英国人不是荷兰,他们现在还不够强大。
这一点,在印度上,英国人已经感受得很清晰了。
“这些狮子大开口的土著,犹如印度的那些豪强一样。真是太可恶了”爱德华愤愤不平。
迈克尔经常与印度人打交道,自然了解更多:“那些地方的豪强还算友好。或者说,至少能够猜到他们的胃口有多大。很多时候,我们想要获得的利益,只需要交换的筹码足够就可以达到。他们短视,愚蠢。彼此之间充满了矛盾,我们只需要稍稍挑拨一下,就能获得所有人的友谊。可恶的是掌握了名义上统治权力的皇帝,以及他的官员。我们根本无从知道他们的胃口有多大,哪怕将我们的全部身家填入进去,也无法让他们满意。”
在这样矛盾复杂的情况之下,中国自然理所应得地将英国人划归到了不友好的阵营里。
如果英国人迎来的是日本人的不友好,那英国人可以表示毫无压力。
但是,这是强大的中国。
很快,英国人就感受到了头疼之处。
比如,每次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时候,停泊贩卖货物时的巨额关税,巨额的通关费用,海上安全保安费林林总总各种名目的收费。
一战失败,英国人失去了东亚的利益。同样,中国,也就是现在的大明国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国家。他们不仅获得了胜利,也很是记仇。
当大明帝国的触手掌控了亚洲以后,又逐步蚕食到了东南亚。
最明显,最典型的,就是新加坡这里了。
这个进出东亚最关键的海峡现在掌控在中国人的手中。
而英国人因为此前与中国有过战争的缘故,他们的关税与其他林林总总的费用是各国里最高的一档。英国人自然不不甘心放弃亚洲庞大的利益,而国内,也因此分成了两派。
香料群岛就在马六甲海峡的东面,想要从西面去东面,就得经过马六甲海峡。除非绕道,但是一个新航线的开辟成本巨大得让本钱还小的英国人头疼欲裂。
为此,他们迫切地需要与东南亚的土著联合起来,重新掌控马六甲海峡,最少,也要让英国人能够顺利通关马六甲海峡,得到在新加坡正常通关贸易的权利。而不是忍受巨大的惩罚性关税与各种费用。
最合适的合作伙伴,自然就是柔佛王国了。
新加坡本来就是柔佛国的领土,是南洋华人强抢了过去,又被大明庇护。
但是,土著不好打交道呀。
一派,以在京师的驻华使节雷莱-贝洛克为主。他们主张向中国低头,换取中国的原谅。以此缓和两国的关系,为此,雷莱率先背叛三国同盟。他已经认识了中国的国力是如此的庞大,与其为敌是如此的不明智。
而另一派,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
他们并不认可东方中国有什么值得敬畏的,他们更无法接受向一个战败了他们的异教徒国家低头。
而其中,东印度公司又是最为反弹强烈之辈。
无论是迈克尔还是爱德华,两人都强烈地希望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阻击中国人。他们很清楚,一旦中国人踏进印度的地盘。东印度公司的利益就将大受折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