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城管无敌 > 二十七、这个世界上没有天国(下)

二十七、这个世界上没有天国(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坚固的堡垒多半是从内部攻克的,艰难困苦的斗争形势和随时笼罩的死亡阴影,使得早期的红军多次发生叛变、逃亡事件,给部队和组织一次又一次地造成了严重损失。

而极度严峻的战争形势,更是大大加强了红军领导者的忧患意识。因此,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彻底排查清理队伍自身,就成为了许多领导人的第一选择,肃反这种特殊斗争形式也就出现了……

所以说,肃反并不完全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罗织罪状,而是有着一定事实依据的。

第二、早期**还很不成熟,不知道党内斗争要留有余地。加之很多品行不好的领导干部在执行肃反任务时趁机铲除异己,胡作非为,大搞逼供,从而造成了肃反的扩大化。很多出身白军的干部在被杀时旧根本没有任何借口,理由只是他们立场不坚定,杀了保险……更别提在有的根据地里,居然是由潜伏的国民党特务在主持肃反……最终折腾出个什么局面,自然可想而知。

第三、任何组织都无法避免内部的派系斗争,而**也不例外——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党中央依然滞留在上海,跟散布在各处穷乡僻壤的红色根据地长期脱节,让中央和地方之间产生了无数的矛盾和冲突:地方红军认为从中央空降下来的特派员在瞎指挥乱弹琴;党中央也因为地方红军的公然违令而暴跳如雷……于是就互相用简单粗暴的甚至是血腥的手段来对待不同意见者,使得很多英勇的红军战士没有死于敌人枪口。却死于自己同志的屠刀之下。

——————————————————————

——肃反、整风、文革……在**的党史上,这是三个既让人厌恶反感,又让人毛骨悚然的名词。

而在这三者之中。**早期的肃反显得尤为疯狂、血腥和残酷——有位刻薄的右翼知识分子,曾经颇为精辟地总结说:肃反的核心是杀人;整风的核心是洗脑;文革的核心是整人。

由此可见,如果说整风算是严厉的教育。文革算是有点过激的文斗,基本只是精神上挨整,没有从**上消灭——忍受不了凌辱而自杀则是另一回事……那么肃反就是屠杀了,简直可以用草菅人命来形容:

——怀疑。酷刑。屈打成招,胡乱咬人,再把被供出的人抓起来严刑拷打,招出更多的人,再抓更多的人来严刑拷打……如同传销一样,下线越来越多,内奸越抓越多。许多人明知不交代是死,交代了也是死。但由于实在是忍受不了极其残酷的肉刑折磨,只求快死。于是便无奈认罪并胡乱咬出别人。

更要命的是,这种做法会让始作俑者有着一种上瘾的感觉,再加上无数人趁机公报私仇、滥用职权……闹到最后已经成了一笔糊涂账。根本说不清楚谁是谁非,而躺着中枪的小人物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对于这些出身背景复杂的菜鸟地下党而言,肃反时期的苏区说不定会比白色恐怖的上海更危险。

因此,鄂豫皖苏区进行的肃反,使得有些地方的村苏维埃主席换一任杀一任,一年内换了四、五任。红二十五军原有1.2万人,43天的肃反过后仅剩下了6000人。湘鄂西苏区的肃反使5万多红军减员为4000人,杀得只剩下5个党员,没有士兵愿意提干当班长,更不敢入党……

既然后果如此严重,**早期为什么要肃反?要用疯狂砍杀自己同志的办法来维护“党的纯洁性”?

这里面主要有三层原因:

第一,当时红军草创,指挥系统紊乱,党政军系统的成分全都十分复杂,其中确实是混进去了一些投机分子和国民党特务。在围剿战争之中,红军和游击队的据点,常常被告密失守,一些为苏维埃工作过,或参加过拥军支前,甚至参加过助耕队的农民,也常被叛徒告发而遭受杀身之祸。

另外,随着“清剿”的深入,国民党为了“斩草除根”,预防**回来再设据点,派出了一些特务潜伏“匪区”,给根据地的游击斗争增添了困难。比如说,张国焘就在鄂豫皖根据地破获了一个国民党特务组织,计划是要伪装成伤兵混入红军后方,爆破红军的战地医院,还得到了另外一些内奸的配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