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节 预先取之必先予之(第2 / 3页)
杨潮接着道:“不过还请柳姑娘暂时保密,此时勿要让书生们知晓,不然他们该有恃无恐了,真闹的太大了,恐怕最后收不了场,不能善了的话,对谁都不好。”
柳如是点头道:“杨公子放心,小女子醒得!”
他们要名,杨潮就让他们得到名,他们要利,杨潮就给他们利益。
说不好听点,就是收买他们,后世的剧本中常有反动派收买革命同志的桥段,不过这种反革命的方法确实很管用,就是从内部攻破,最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
离开兵部,杨潮先回了趟家,发现柳如是她们都在。
一见面,柳如是不由担心的问道:“杨公子可顺利?”
杨潮点头笑道:“有劳柳姑娘挂心了,还算是顺利。”
方以智现在的文坛地位已经不低,但是跟后世比还差的远了,后世方以智可是以古代文学家、科学家、生物、化学、物理学等全才闻名的,是明代难得喜爱自然科学的大家。
其中侯方域,自朝宗,河南商丘人,家世深厚,祖父侯执蒲官至太常寺卿,父亲侯恂更是户部尚书,北京的实权户部尚书,可不是南京的闲职,相当于后世的财政部长了,侯家家世自然也是一流。
侯方域的文采一流,风流名声也是一流,后世他被尊为清初三大家、四大家之流,认为散文宗师之一,但更让他闻名于世的,则是跟李香君的一段情史,被编成了著名喜剧《桃花扇》流传于世。
四公子中,人品其实也过得去,明朝灭亡后,除了一个侯方域主动跑去考满清的科举,最后做了满清的官外,其他三人都能够做到不出仕清朝。
当然四公子做事的能力远远比不上名气大,但这也是古代读书人的通病,眼高手低好为空言缺乏实干,不能完全怪罪他们。
接着柳如是又问情况如何,哄闹能否平息等。
杨潮表示兵部尚书全力支持自己,此事很快就会平息下去了。
柳如是又道:“不知杨公子该如何处置士子们呢?”
杨潮道:“自然是威吓一番,让他们自行退去了,难不成还能抓起来不成。”
杨潮没有隐瞒柳如是,因为此事中还需要这些名妓牵头帮忙。
这四大公子因为各方面都出类拔萃,因此在年轻读书人中间声名显赫,这次读书人“哄闹”一起,四公子很快就成了其中的领袖人物,其中冒襄带人围堵镇抚司、方以智带人围堵六部衙门,陈贞慧带人围堵应天府,侯方域则带人在江南县衙门闹事。
谁也拿这四人没有办法,既有碍于书生声势太大,谁都不想担责任,也有这四人背景深厚,没人想惹他们。
而杨潮则把主意打在了这四人身上。
对于对付这四个平时只知道读书锻炼文学才能,只知道逛青楼博取风流名声的读书人,杨潮还是有信心的,不敢说手到擒来,但也是十拿九稳了。
这四人是书生首领,杨潮可不相信他们没有目的,无非是为了名利而已,名声不用说,这次带领书生大闹江南,以后他们可就不仅是金陵四公子,金陵四大才子,而是全国知名;利也不用说,他们读书,将来肯定是要做官的,现在是书生中的领袖,将来就是官场领袖,考科举需要文采,同样需要名声,名门之后、状元及第,往往就是一种雄厚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