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节 提价三倍(第2 / 4页)
杨潮直接发问:“敢问四爷贵姓?”
郑芝龙雄霸海上不假,兵力二十万,包括了汉人、日本人、朝鲜人、东南亚人、非洲黑人等,而且都是亡命之徒,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队,与大泥、浡尼、占城、吕宋、魍港、北港、大员、平户、长崎、孟买、万丹、旧港、巴达维亚、麻六甲、柬埔寨、暹罗等地通商,过了马六甲海峡就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不挂郑家令旗没人能在这里经商。
郑芝龙富可敌国不假,史载“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自筑城安平镇”;“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客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
可这又如何,哪怕郑芝龙雄霸大海,哪怕他富可敌国,可是大明帝国真正的统治者是文官阶层,人家根本就不正眼看他,给皇帝的奏折中,直言不讳的称郑芝龙为海盗。
这种固有的对海盗、倭寇的鄙夷,让郑芝龙势力在陆地之上步履维艰,除了福建有些影响力外,在其他地方人家根本就不把郑家当回事,尤其是文人势力最强大的江南,在这里别说文官了,就是那些豪族都不太把郑氏当回事,否则也不会在货源上敲诈郑氏集团了,他们仗着走私这种事没有大背景做不来,因此吃死了郑家。
对于这种歧视,郑芝龙集团虽然恼火。却也没有好办法,毕竟他们能发展到这种程度,还是依靠大明庞大的经济实力,否则怎么可能养得起那样的船队。因此哪怕备受歧视,他们也只能含恨忍辱,不过以那群海盗的性子,恐怕真恨不能杀到江南来。
原来是要提价,四爷不由皱起眉头,郑氏从江南拿货本就付出了高价,现在还要加价,那郑氏辛辛苦苦还有什么利润。
但仍然耐着性子:“不知道杨大人想要提多少?”
杨潮干脆道:“三倍!”
四爷的脸色顿时就变了,郑家从江南各个豪族拿货本来就很贵了,是市面上的两倍甚至是三倍,现在杨潮还要涨三倍。就是六倍以上,郑家的利润也不过是十倍,这等于是将郑家的利润拦腰斩断,还要在拿一成。简直是从郑家手里抢钱的,郑家是海盗出身,从来只有他们抢别人,什么时候轮到别人抢他们了。
但是四爷反而哈哈大笑了起来,拱了拱手:“杨大人大气,我老四很佩服。不过大话谁都会说。可本事呢?却未必有!”
正因为郑氏不敢,也没有力量侵入江南。【爱去】所以杨潮就敢随意拿捏他们。
还就真敢在长江上拦截郑家的船,甚至是专门拦截郑家的船,直到郑家服软为止。
所以杨潮有恃无恐,让四爷带话给郑芝龙,让郑芝龙决定是打是和。
但是四爷却冷冷道:“不用了。我说了就算。”
杨潮心里这才一顿,一直把眼前的所谓四爷,当成了郑芝龙手下的小头目之类的,以为是派来江南办货的,所以人才会身在南京立刻见到自己,现在听他的口气。怕不是什么小头目能打发的。
杨潮也笑了起来:“有没有本事大家拭目以待,反正今后从我手里过的货,那就得提价三倍,至于别人手里的货吗,以后怕是没有了!本官的大军将封锁长江,没有本官的允许,一根蚕丝也休想运到郑家的船上!”
四爷鼓起掌来,同时站了起来,双手突然趴在桌子上,死死盯着杨潮的眼睛。
四爷一字一句冷冷道:“杨大人,咱们走着瞧,我倒要看看,谁还能在江面上拦住郑家的船。”
杨潮呵呵一笑:“先别忙,你还是把我说的话,带给你们家头领吧,答不答应让他好好想想。”
郑芝龙的人色历任内,杨潮反而和颜悦色起来,郑芝龙海上实力确实很大,但是在长江上吗,杨潮还真用不着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