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节 争位(第3 / 3页)
江南情况如何?
福王已经渡江,现在暂时是监国,过只是一个名义,只要北京崇祯和皇子的死讯确认,就是无可争议的皇帝了。
黄凤府如何运作?
与卢九德活动,但是却没有做出任何承诺,只是表示等杨潮定夺。让卢九德答应封杨潮为伯。
回答完两个问题后,吕末告诉了黄凤府一个消息,这消息直接让黄凤府惊在原地,顷刻间失去了思维能力。
但是黄凤府的命运却很不好,他遇到了一个赏识他的县令,过了童生考试,可是秀才却始终考不中,考秀才就不是县令说了算了,于是一脸四五年他都落榜。
黄凤府没有绝望,他继续努力,他觉得自己只需要一个机会而已。
但是机会在哪里,三年两次的科举让他等不及了,他悄悄的着街角的老瞎子算过命,老瞎子说他是大富大贵相,只是缺一个贵人相助。
于是黄凤府又开始寻找一个贵人,但是那么多年除了当年那个老县令外,根本就没人看的上他,连跟他这个白身书生说话的兴趣都没有,他一次次的希望结识达官贵人,一次次的失望而回。
直到书生哄闹江南的时候,他强烈的感觉到他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加入了书生行列,希望结识其中的风云人物,结果四公子根本对他不屑一顾,那次在媚香楼前被冒辟疆奚落,结果遇到了杨潮,对他礼遇有加,黄凤府高兴坏了,那时候他就认定,杨潮是他的贵人,他这辈子就得靠上杨潮。
太子在杨潮手中!太子在杨潮手中!
黄凤府满脑子都是这个信息,他跟卢九德争论了许久,早就默认崇祯和皇子都已死了,现在太子突然蹦了出来,他该怎么办?而且他十分狐疑,都传言皇子不知所终,乱军之中八成是死了,可是杨潮却说他带回了太子,这事情是真是假?
难道杨潮想要强立天子,随便指认一个人,也许是个藩王之子,然后要跟江南文官,跟四镇军阀争夺挟天子之权!
黄凤府想得很多,所以思维能力不够用了。
吕末却按部就班的告诉他,杨潮希望黄凤府立刻将这个消息从淮安传开,传到南京去,让江南百官都知晓。(未完待续)
果然之后杨潮一路高升,虽然黄凤府的地位没有变化,但是他却一直兢兢业业的做事,他相信他飞黄腾达的日子不远了。
这次北京失陷,卢九德找上门许诺,让黄凤府一下子看到了多年夙愿一招得尝的机会,所以他没有跟王璞北上,专心的留在淮安应酬,他相信他留在淮安比北上更重要,他留在这里可以给自己,可以给杨潮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只是他左等杨潮不回,又等杨潮不回,始终无法答复卢九德,而卢九德说服其他军阀,终于将福王捧上了宝座,这让黄凤府大失所望,觉得他与一个天大的机会擦身而过。
直到几天后,他才收到了杨潮的消息,吕末来到了淮安。
吕末问了他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