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节 敌从何来(第1 / 3页)
“千真万确!”
黄凤府却十分肯定。
“详细说来。”
黄凤府立刻择要点说了一遍。
同时对自己的炮击误伤的民宅,统统给与金钱赔偿,让百姓重建家园。
军事上,李五六已经进兵到了徐州府,正在一州一县的蚕食徐州地盘。
黄得功那边已经遣大将到了泗州,调集了五万以上的兵马,打算抢在杨潮之前,将徐州拿下。
就在这时候,杨潮突然收到南京的情况,那股怒气顿时爆发出来。
一直对朝廷很隐忍了。自己以为是一个忠臣,结果却是这个样子。
杨潮在淮安一直忙着稳定秩序。
也不算太难,扬州都能稳定住,更何况淮安呢。
因为淮安是投降的,所以并没有受到多少破坏,清军没有屠城,也没有劫掠。
最大的破坏反而是杨潮攻城时候留下的。
只是生产受到打击是必然的,这个城市跟扬州一样,也是以盐业和运河漕粮为核心的,清军占领这里后,淮安等于同时失去了盐业和漕粮运输,因为南方不可能往北方运粮了,而北方也不需要淮安的盐,再说产盐的海州还被杨潮占了。
杨潮突然想到了岳飞,岳飞当年不是忠心耿耿。一心想要复国,最后身死风波亭。
难道作为一个武将。除了自我阉割,让手下是一帮熊兵,才能不被朝廷猜忌吗。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杨潮正想带兵回去质问朝廷,突然又一个坏消息传来。
“清军包围扬州!”
得到这个消息后,杨潮第一时间就是不相信,怎么可能。
这两个支柱产业失去后,淮安经济自然大大受创,大批的失业劳力无处安顿。
杨潮攻下这里后,所有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整个淮安府都在杨潮手里,盐业自然能够恢复,只是漕粮暂时是不用指望了,一日不收复山东,不收复北方,江南就不可能往北方运粮。
所以安顿淮安是一项更容易的事情。
杨潮主要忙着的是安抚百姓,支持盐商,同时推销银票的事情。
告诉盐商们,不用携带白银去海州买盐,带着自己的银票就行,海州那边可以汇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