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二十二节 重建

第四百二十二节 重建(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同时沟通了城中大小数百座池塘,用池塘的调节作用,过滤城市污水中的杂物,污泥用来养藕种菜,同时池塘丰富了官沟水量,增大了排污能力。

为了防止江水倒灌,又在出水口增加了活动水窗,当江水过大高过排水口的时候,水窗就自动被江水冲到排水口封住排水口,而当江水落下,官沟中的水压可以冲开水窗,官沟开启排水功能。

这样一套系统可谓达到了当时技术条件的极限,刘彝给官沟起名福寿沟,从福寿沟建成之后近千年,赣州再也没有受到过积水的困扰,可笑的是到了后世国人只知道崇拜西方人,官府也急功急利将城内用来调节官沟的池塘填埋了许多,卖给开发商盖房子去了,就是这样,赣州依然没有遇到水患,让人目瞪口呆。

对比一下宋代赣州的水利系统,青岛才运行了多少年,而人口增加的比率,赣州绝对不会输给青岛,赣州的地下通道没有钢铁输水管,刘彝也没有预先埋下什么备件,但他依然跟后世的青岛比肩。

赣州只是一个例子,说明古人的排水系统一点不差,就是后世帝都被水淹的时候,紫禁城却完好无损,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紫禁城因为是重点文物,其中的排水系统被维护的很好,而其他城市因为城建急功近利,破坏了古代的排水系统不说,又没有建好现代的排水系统,不被淹才怪了。

这绝对不是明初时候规划的样子,不要小瞧古人,古人建城的时候,也有详细的规划,不然这样一个庞大的都城,是不可能良好运转两百多年的,别的不说,光是排水系统就会崩溃。

要不是学习建筑的,杨潮也不会知道中国古代也有跟西方一样的排水系统,就跟普通百姓一样。以为自己的国家古代在城市建设方面远远落后西方。

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作为古代世界城市人口最多,城市数量最多,最大的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没有最丰富的城建经验,还不用说中国城市破坏和新建的次数最为频繁,这让工匠可以积累大量的经验。

古代的排水系统叫做官沟,一般情况下位于街道两侧,挖掘深沟,以砖块搭建成圆拱。最上层加盖石板,石板上有铜钱状排水孔。

奇怪的是后世的国人只知道夸赞西方的建城技术,那次有名的大暴雨事件,全国大城市几乎无一幸免被积水淹没。就连帝都都深陷雨水之中,被全国老百姓骂了个狗血喷头。

南京城比赣州排水系统晚了五百多年,没道理比赣州差,但是中国古代官府有个规律,盛世的时候组织能力强,政府运行良好,公共设施可以得到维护,可到了末世就开始败坏,政府开始腐朽,组织能力倒退,公共设施就会废弛。

而这时候大家搬出了一个城市作为例子,青岛,说青岛是德国人留下的排水系统,所以青岛没有被水淹,甚至没有脑子的家伙硬是相信青岛的下水道中有德国人一百多年前留下的配件。

但是同样的例子。各大媒体报纸有选择的忽视了江西省一个小城,赣州。

就在这次大雨中,赣州城完好无损。

时候研究才知道,原来起作用的是赣州城九百年前的一个水利专家刘彝修建的排水系统,刘彝在赣州做过知府,发现赣州城地理位置不好,经常遭受水淹,不是雨水排不出去,就是赣江倒灌城中。

刘彝通过研究,规划了赣州城的水利系统,正是修建大量的官沟,而且修建的极为合理,砖石构造的官沟依照城市地形的高差,曲折迂回高度平缓下降,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