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推心置腹(第1 / 6页)
人群之间的蟑螂效应与蟑螂之间存在一点不同。这点不同就是因为毒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我们每个人心理都有毒蟑螂,这个毒蟑螂就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忌妒、贪婪、自私、欲望。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受到某种约束和束缚,这种毒性表现为隐性。但只要外部存在一定诱发因素的情况下,马上又会由隐隐性变为显性,而显性的毒性又会诱发别人潜在的毒性。看来,“蟑螂效应”是个应该引起大家重视的问题。
1、硬约束——规则的约束。
创业者之间的合作并不全是象ABC那样不欢而散。很多的成功案例中,除了创业者之间的默契与良好的信任关系以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规则明确。 DEF也是一个三人创业团队,这个团队从开始创业,经常会开会明确相互之间的责任权利,并且随着企业情况的变化不断的调整,从来不模糊相互之间的边界关系。如果不排队的人,受到维持秩序的人约束,是不会不排队的,每当看到北京的汽车站有人排队的时候,不用说,旁边一定站着一个手拿小红旗的人在维持秩序。要解决蟑螂效应,应该建立游戏规则。有了一个明确的游戏规则,就会制约每个人的行为,而且,这个规则应该是随着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过程。当然,通过规则来解决问题成本也是很高的,因为我们会为制订规则、维护规则、评估行为是否符合规则而花费很多的成本。
蟑螂效应很简单,在我们人类之间也同样会存在蟑螂效应。也许有人会说,蟑螂效应和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有什么区别?一只老鼠掉在汤水里,这锅汤自然不能再食用了。但是,不能食用的只是这一锅汤而已,别的汤还能食用,而蟑螂效应不只是坏一锅汤的问题,如果发生了蟑螂效应,可能会坏很多锅汤。
1、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强。
毒性飞快传播,从B开始,到传播了整个公司没有花多少时间就完成,而且是以几何倍数增长的。LLL公司是中山最大的连锁企业,公司内部没有管理信息系统,但是每天的销售数据对公司的销售策略与进货异常重要,公司请了十几个数据统计人员,每天进行手工作业。这十几个人是没有加班费的,由于工作辛苦,公司决定对这十几个统计人员发放加班费。本来是件好事,但是问题出来了,工作完成的快的员工可以按时完成工作,而工作做的慢的人无法按时完成工作,结果,工作效率低的人工资反而比效率高的人薪水高。
结果,第一个月有2个人效率低,第二个月有4个人效率低,到了第三个月,所有的人都在磨磨蹭蹭。
2、有自我复制的功能。
宋太平在阅读了贺筱筱的两篇文章后,深受启发,闭目静心凝神思索了一会儿,直接开始动笔撰写了两篇文档,作为自己离开人族居住的大衍星系之前的,最后一次向管理论坛文献贡献文档。
一份是蟑螂效应引发的思索。
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治蟑的药物,这种药物具有神奇的功效。一旦一只蟑螂吃下了这种药物,并不会马上死亡,但药物的毒性将会污染蟑螂的整个躯体。蟑螂有一个独特的习性,一只蟑螂死亡后,别的蟑螂会一点点的蚕食死亡蟑螂的躯体。当中毒的蟑螂死后,别的蟑螂又会相继中毒,直到全部死亡。蟑螂之间相互传染的效应,管理学上叫它蟑螂效应。
某公司有几个合伙人一起创业,在创业初期,互相协作,互相团结。打拼下一片天地。随着业务的逐渐扩大,问题也逐渐的显现出来。A负责公司的市场运作,可以说做的得心应手,可是,B总担心A掌控了公司的核心业务,自己的风险增加,于是安插自己的人到A的部门工作,A也不是傻瓜,对B的举动心知肚明,开始怨恨起B来,C一看B在市场部门安插自己的人手,担心市场部门被A和B掌控,于是也安插自己的人手到市场部门。
A也不是省油的灯,也安插自己的人到B和C所负责的领域。时间一长,A、B、C之间越来越不信任,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
毒性有自我复制功能,只需要外部的少许刺激就可以完成。A和C被传染完全是被B的行为所刺激而产生的。2000年在浙江某华侨企业工作,公司的老板有四个儿子。四个儿子都想继承父业,尤其看好大陆市场,所以,他们轮番来大陆的企业进行指导,结果,由于每个人的命令不统一,导致企业效益下滑。后来,四兄弟说好谁都不插手大陆业务。刚开始相安无事,没过多久,老大派代理人来大陆插手企业内部事务,其它三个兄弟一看,也紧跟着派出代理人到企业来,又恢复了以前的状态,只不过改直接插手为遥控指挥。
3、留存时间长。
留存的时间很长,一旦形成,轻则影响几年,重则影响一生。A/B/C经过了创业失败后,总结经验时不会认为自己也是一只毒蟑螂,进而将毒性带到了另外一群人中。在与A后来的交谈中,A到现在还坚信,一定要控制,要控制是对,关键是看怎么个控制法了。这个想法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蟑螂效应具备上述特点,所以,蟑螂效应处理不好,会影响家庭关系、团队氛围、社会风气。
蟑螂效应的解决。
最后公司没有人有心思搞业务,大家都忙着互相监督,争权夺利,最后,公司业务江河日下,倒闭了。这就是人类之间的蟑螂效应。
B是第一只中毒的蟑螂,B中毒后,马上传染给了A和C。当然,这里面只讲述了A/B/C的故事,其实,如果算上A/B/C的手下,那么,蟑螂的数量更大。A/B/C分手后又各自重新创业,A没有再寻找合伙人,因为A坚信,自己是不会变成一只毒蟑螂来毒害自己的,但是A没有想到,自己受到了以往的伤害后,变得对人不信任了,对任何人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做企业并不是A一个人就能完成的,A手下还会有员工,由于A已经是一只有毒的蟑螂,A又把这些毒性传染给了自己的员工,后来,A的事业又再次失败。B创业后,找到了新的合伙人,B认为以前的失败,就是控制力度不够,B要加强控制,手伸的很长,时间长了,新的合作者又变成了一只毒蟑螂,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由最初的一只毒蟑螂B,变成了3只毒蟑螂,再他们各自创业后,又变成了更多只毒蟑螂,现在到底有多少毒蟑螂,没有办法计算了。
这些有毒的蟑螂是否又会把这些毒性传染给了自己的家庭、朋友?所以说,一只毒蟑螂,不只是影响一锅汤,而会影响很多锅汤。
蟑螂效应不只对团队有影响,会影响夫妻、父子、兄弟关系,甚至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个社会范围内的蟑螂效应,社会中大多数人都变成了毒蟑螂,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故事并不鲜见。
蟑螂效应的传播具备如下几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