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中层会一(第2 / 3页)
李建国原来有宋悦撑腰尚且受到韩志勇的强力打压,现在更难以抗拒顶头上司的命令,硬着头皮,他再次去了陶唐办公室,但陶唐有客人在,李志斌对他说北阳一个大客户拜访陶总,言外之意是不便打扰,李建国正好借坡下驴,他本来就怵韩志勇给他的这个任务呢。
李建国回到二号楼,因为嫌财务部乱(报账要钱的人太多),财务部不在三号楼。再次把明筱月叫了来,“明科长,韩总看了你的那份分析很不高兴,不止是程序上的问题,更因为数据的离谱。韩总要我把给陶总的分析拿回来,免得误导领导。他已经安排成本科重新做了,你去把你那份分析取回来吧。这是个教训,以后不能这样了。否则我太被动了。”
“我干嘛要收回分析?”明筱月却不买李建国的帐,“李副总,分析报告是赵书记要我送陶总的。他问我东湖矿业的价格分析搞出了没有,还说陶总急要。幸亏我们科连续加班加点搞出来了,不然咱财务部岂不是要在陶总那儿掉面子?您说,我能不执行赵书记的命令?这真是应了那句话了,越干越倒霉!我不认为程序上有什么错误,假若不是大领导急要,我能越过您上报吗?过去有这样的先例吗?至于说数据,我负完全责任。韩总他太欺负人了,价格核算是价格科的业务,干嘛要成本科做?不相信我,可以像权建和一样免掉我嘛。您也别为难,如果韩总发脾气,就让他冲我来好了。我给陶总报份材料就犯了程序上的错误?真是咄咄怪事!”说完,这位风韵犹存的价格科女科长昂着头走了。
明筱月把问题提升到封锁陶总的高度,让李建国无言以对了。他现在可没本钱参与到一把手和总会计师的较量中。权建和的“意外”被免,对李建国是有利的,因为权建和是韩志勇用来制约他的主要棋子,是财务部排名第一的副主任。权建和倒了,李建国有望整合内部,树立自己的权威。现在他可不能被怀疑为封锁陶唐的人,那样他可就彻底完蛋了。
上午余下的时间里,李建国一直在琢磨那份报告和由此带来的麻烦。显然,赵书记插手此事了,不然明筱月不会如此硬顶。有赵庆民介入,韩志勇还真拿不到明筱月程序上的毛病。关键就是分析报告的内容了,李建国耐住性子读了一遍这份厚达53页的报告,发现明筱月基本推翻了财务部原先的测算,在罗列的数百种产品中,价格完全可以承受的高达83%,其余部分中的65%都可以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得到解决,只有不到6%的产品价格无法承受。
“怎么搞的?我都没看怎么就给了陶总?”韩志勇不高兴了,“老李,财务部还有点规矩没有?”
“我已经批评了她,您知道,这个女同志一向很嚣张……”
“陶总看过了?”韩志勇翻看着分析报告。
“应该看过了。陶总似乎对明筱月的分析很欣赏。”
“简直胡扯!四型机大架才44000?胡扯!”韩志勇拍着材料叫道,“50000也下不来!这应当是成本科的事啊?为什么交给明筱月?你去把陶总那份收回来,让成本科重搞一份。别他妈休息了,利用放假认真做一份。”
产品价格一直是韩志勇和李珞斗法的工具,双方相互指责,营销说财务的审核不顾市场实际,财务说营销只顾规模不管成本。营销反过来说成本的控制是财务的本行业务……明筱月拿出这样一份报告来等于打了韩志勇的脸,也打了他李建国的脸。等于说原先摆出来的拒签合同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可是,原先的价格测算也是明筱月的价格科完成的呀?这个女人还真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潜质呢。
李建国预感到,一场冲突即将发生了。
4月30日下午两点半,在陶唐就任的那间位于大招院内的大会议室里,红星公司召开了中层科级以上干部会。本来陶唐没准备开这样大范围的会议,但赵庆民坚持将科级干部扩大进来,认为很有必要。赵庆民说,大家都希望听你讲一讲,传达是靠不住的,歪嘴和尚有的是,不如开个大范围的干部会。这样,会场只能安排在大招院内那栋足以容纳上千人的大会议室了。
“收回来?”李建国为难了。
“当然要收回来。难道你们要误导陶总?我问你,四型机大架4.4万能行吗?”韩志勇逼视着李建国。
李建国为难了。宋悦垮台后,李建国的处境有点像发规部刘新军,比较难受。他们都是前任主要领导的心腹,却不被分管领导所支持。宋悦在位时还好,有一把手支持他们其实不必太在意分管副总,但现在不行了。尤其是李建国,得罪人的事总落到头上,成了韩志勇的替罪羊。
官大一级压死人当然是指正常情况,有靠山就另当别论了。现在李建国的靠山塌了,但他手下的几个科长却各有门道,使得他这个部门一把手就更加难受了。就说这个明筱月吧,谁都知道她是赵书记的人,她这样做,显然受了赵庆民的指点。不然借她个胆子也不敢与韩志勇作对的。
这都是权建和免职带出的毛病,几个科长都盯上了权建和腾出来的位子,科长们在蠢蠢欲动,他完全清楚。他不是私下向陶唐推荐了荣尚明了吗?无他,就因为老荣是对他工作最为支持的一个科长。史诚和明筱月之流仗着各有靠山不知出了多少幺蛾子了,甚至连对他这个副总会计师兼主任表明上的尊敬都懒得维持。这不,明筱月抓住了机会,开始讨好新来的一把手了,而且似乎已经达成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