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有人告御状(第3 / 5页)
他们贪婪地深呼吸着小城早上的新鲜空气,安步当车往前走。
“要说啊,这条路才应该叫奋斗路!“汪恩冒慨叹:”这里是沼泽啊,硬生生被你们填平了。“
“恩,年龄是个硬伤!”吴振老神在在地点点头。
谁要说吴胡子是改革派,巫山指定和谁急眼,
你瞅瞅,在国外少年当市长的都有。还改革派的代表、先锋呢。
当然,也只是心里想想而已,他可没那个胆量和老人争论。
不说别的,他会以为巫山在要官呢。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又不是吴振一个人的偏见。
“我看到了公路两旁的防护林,效果挺好。”吴振若有所思:“真想看看,有那么一天,北疆不再缺水,维省不再缺水!”
“老领导哇,我会把植树造林让人写在维省的章程里。”
汪恩冒眉毛一翘:“只要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有干旱之苦,我们看不到算什么?”
缺水吗?巫山看着地图上蓝色的细线,沉默不语。
那些都是国际河流的源头,流经苏俄。
君不见有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奋斗一生,连个副科都没混上。
不到三十岁一个正厅,在老人们的眼里已经是破格又破格的提拔了。
“从将军山到红墩路的克兰河东岸开发出来啦?”吴振好像现在才发觉。
“走,小山,马上带我们去看看!“这看到了,吴老马上就兴致勃勃。
一行人没有开车,欧洛泰的空气比京城和乌市都好了太多。
“对了,小山。”赵立生的眼睛还盯着铁路线:“难道你想整成国际铁路?”
当了总理,眼光就是不一样。
“有何不可?”巫山晒然一笑:“我们和苏俄、蒙古的关系,总不能永远冰冻吧?要是今后关系缓和了,往西往北!”
他的手指头在地图上虚画着,大有挥斥方遒的架势。
“可惜呀,你只是一个专员。”汪恩冒不得不赞叹这孩子的眼光,实在太长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