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散乱的影视城(第3 / 5页)
“那时候你觉得你我还在欧洛泰吗?”巫山揶揄道:“别告诉我你就想一直扎根北疆,那我向上面申请下,你的要求,完全可以满足。”
“不不不,”苏太斌双手连摇:“书记,说实话,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也会腻烦。”
“目前张千帆和赵德胜都找好了去处,他们是本乡本土的人,”巫山慨叹:“在维省的关系盘根错节,你有意向吗?”
“要说一点没有那时在骗您,”苏太斌几年时间,鬓角隐隐有白头发。
其实他不过才四十出头,这些年在北疆操碎了心。
“譬如漫漫黄沙,”巫书记极目四望:“不管在和风还是在富海,这样的场景肯定就比不上吉姆奈和恰巴河。”
那两个边境县份,不管在各方面,比其他县都要迟钝不少。
尽管巫山给他们鼓劲,说苏俄不敢打战。
那些头头脑脑们表面上应承得很好,私底下还是有暗自的忧虑。
所以,他们在执行的时候,难免偷工减料。
一个外地干部,要想和本地人打成一片,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就算上面有巫山的帮衬,自己不成器,别人一样把你架空。
“我媳妇儿有关节炎,”苏太斌的眼角依稀有泪光:“真对不起她,跟着我到这里来吃苦。孩子也大了,家里想让我送他们去中心城市念书。”
“要不回京城?”巫山有些自责。从来都没考虑到部下的情况。
“还是不了,”苏太斌摇摇头:“京城的水太深,再加上我的职位又低,为您打前站的资格都没有。”
说阳奉阴违过了点儿,肯定执行不彻底。
“下一步,我想把这两个县拆了。”巫山有些发狠:“合并乡镇,管理权收归地区。假如这样都搞不起来,我就不相信了。”
苏太斌仅仅默默地听着,因为他目前只是富海的县委书记,眼界自然没有那么开阔。
毕竟是从京城出来的,闻言眼睛一亮,真要那样,说不定两个县的情况会大为改观。
“书记,到时候就一直以乡镇的形式存在?”苏太斌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