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回 锋芒初露(第1 / 4页)
说到这,徐天完全不想再留在这里了,他转过身说道:“向老师,我真的要回去了。等再过一下,我买的鱼不新鲜,小菜都不水灵了。”
“您叫我来,就是讲这件事情啊?开什么玩笑的。码头都已经被日本人占领了,整个上海都被人占领了。”徐天说话的语调依然很平缓,但意思却很明确。
向老师满脸坚毅地对徐天说道:“船上东西对我们很重要。”
徐天满脸委屈的解释道:“向老师,我真的帮不上这个忙的。”
说到这,他指着离他最近的一个年轻男人说:“他是开电车的。”
然后,他又指着剩下几个人继续说道:“他在电厂上班,她是打字员,他在银行的办公室里边坐坐。他们两个人,应该是军人吧。但这件事,他们也帮不上忙的。除非你们全都不要命了。不对,就算你们不要命也办不到的。”
徐天缓缓走进一个小仓库改造而成的会议室,父亲的老朋友向老师连忙把他介绍给现场所有人。
向老师勉强的微笑着,对大家介绍道:“这是徐天,过去是我的同事。他的爸爸徐书白是我的好朋友,二七年四一二的时候牺牲了。徐天最早呐是保定军校步科的,后来留学日本。呃,开始是特别情报,训练教习,对吧?”
徐天还没搞清楚现在的状况,只能木讷的回道:“哦,是的。”。
向老师继续介绍道:“一九三五年他学成回国,开始呢,是做了教师,后来屈尊……”
徐天连忙接话,道:“我现在在租借的三角地菜市场,做一名会计。还是向老师您给我介绍的职位。蛮好的职位,一点谈不上屈尊的。”
向老师好像对徐天的本事并不感觉奇怪,把他刚刚说出的几个人的名字都告诉了他。
那个电厂上班的叫胡劲松,开电车的叫贾小七,女打字员叫张晓芬,银行职员叫谷建刚。军人出身的两个人,哥哥叫费栋,弟弟叫费梁。
胡劲松奇怪道:“你怎么知道我是电厂的?”
张晓芬也疑问道:“还有我,为什么就是打字员?”
徐天满脸无奈,指着女人的脚,说道:“看你的鞋。你的鞋有一边磨薄了,起了毛边,是长期骑自行车的结果。没有钱买新鞋,生活应该不富裕。你的两只手,五个手指自然往里勾,要不然是弹钢琴的,要不然就算打字员。你是弹钢琴的是吧?”
向老师笑了笑,问道:“来这里,你母亲知道吗?”
徐天笑道:“我直接从菜场过来的,我妈不知道。她还在同福里等我回家。我不回家,她是不会吃饭的。您知道的!”
听出徐天话里想要离开的意思,向老师只能把自己叫他来这里的原因说了出来。
“是这样,徐天。沪上的十六铺码头,有一条船,船上有半船的药品。另外半船装的是党的中央银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材料设备。其中有三部印钞机,还有四十五包中央银行的档案。在天黑之前,我们要把那条船弄到江下游,那里有人接应。”向老师简明扼要的说出了他们面临的问题。
徐天皱起眉头,他的预感灵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