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深藏功与名(第1 / 2页)
第一:拳不打少壮。成年男子二十岁左右力量最强,骨骼韧性强度最好。二十岁左右年轻人打架斗殴最容易致死。二十一世纪最狠的实战武术——泰拳,黄金年龄是二十到二十四岁。近乎自虐的训练。对于这些从小就开始训练的职业打手,最好不和他们发生肢体冲突。和平年代的国人练武是为了健康,他们是为了格斗台上不被人打死。
话题回来,没有庞大的内陆工业,所以现在庆城的空气非常好,没有雾霾。给卢安的锻炼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用器械就是比徒手强,卢安没练过徒手格斗术,但是多功能匕首型刺刀,卢安还是耍过了。这个门技巧杀伤力绝对要胜过拳术。一拳不一定打死人。但是带着血槽的匕首型刺刀能够一刀废掉一个人。
现在中国的整体或许比同时期卢安的位面更好,但是这里的更好只限于沿海区域,大江大河黄金水道区域。而内陆区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繁华。
卢安在穿越前三战的刺刀设计已经向着更高的杀伤力发展。刀柄上有一个压缩空气瓶子,一刀捅进去。高压空气直接顺着血槽冲入人体形成巨大空腔。完全一刀致命。一个人拿了刀子,抵得上对方练徒手格斗五年,如果拿了枪,如果战斗场地不是复杂的小巷,你十几年格斗术可以说白练了。
举个例子,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手指自由摆动,但是控制小拇指运动,而让其他手指不动(用另一只手按着不算。)这是很难做到的,正常人动一只手指,会发现其他手指会不自觉的连动。这就牵涉到手指的肌肉控制。手指这种人们最灵活的部位尚且如此,而其他的肌肉的控制也是难上加难。(注:能控制手指超常灵活运动的人是存在的,贼可以,魔术师快手可以,赌场上出老千的也可以。但是几乎都是从小锻炼的。)
武学血脉的修炼者长时间的打坐就是锻炼这种技巧,只不过他们的肌肉上有真气能量,控制自己身上六百三十九块肌肉能随心所欲的运动是控制真气的基本功。
无论预演多少次,卢安都需要在现实做一遍,在课堂上卢安貌似安静的坐着,手指有节奏的运动让笔杆在手指尖灵活的移动。此时拨开衣服可以看到皮肤下面的肌肉线条也在动。
“看来以后预感的目的性需要统合。”卢安嘟嚷了这一句,走进了学校。又是一天平静的生活,卢安在上课之余,则是一点一点的控制自己身上的肌肉更灵活的运动。这是技巧性锻炼。
所以看起来很平常的一天结束了。卢安看起来比正常人还正常,学校中有很多社团,卢安都没有参加,其中包括了八极拳,太极拳社团。这些看似比较有战斗力的社团,卢安都避开了。
而这个世界东方本身就保持着对世界各国的舰队优势,且世界各国在工业总体量上都无法挑战东方。这个世界远比卢安的那个世界要稳定。
至于第三,科技越发达,以战斗力为目的的徒手格斗越没落。人类的战技发展趋势,不再是更大力,而是更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先一步拔枪,先一步拔刀。比你肌肉蓄力一拳打上去更具有杀伤力。(当然如果肌肉上有真气这种额外力量那么另说。)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和平是在海洋上拒止和反拒止的平衡下维系的,中国的舰队只能做到在中远程弹道导弹覆盖区域不惧和美国舰队战斗。而深蓝区域美国有着绝对优势,像二战那种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的战斗,根本打不起来。
在现实中,卢安这些预演中自己获取的各种感觉投射到了自己脑海中,结合自己从元一空间看到的武学魔法身体资料,这些感觉最终被卢安整理出了一个整体情况。卢安对自己的身躯出现了一种清晰了解,卢安能清晰预估到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拳脚锻炼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出自战争时期的卢安对和平时期的武术很嗤之以鼻。和平时期的武术最大的用途不是用于搏杀。而是用于协调身躯,让身体健康筋骨通泰。至于真正的徒手博杀术只有一战前的才有大用。
在某些预演里面卢安默数着,心里默数着心跳。在有些预演里,卢安一边看着手表一边记录着自己的呼吸频率,而有的预演中卢安感应这自己身体腿部肌肉的酸疼感觉。
实战武术有三大定理无法绕过。
看着街道两侧高大的香樟,卢安心里默念道:“这个时代挺不错的。”二十分钟后卢安慢了下来,将跳绳收进书包,慢慢的朝着学校大门走去,一边走,一边做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