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选择(第4 / 7页)
“呃,做出来你们就知道了!”
曹朋搔搔头,有些腼腆的回答。
其实,阿拉伯数字之类的,他们倒不是很在意。
他们在意的,是曹朋这种记账的方式。
毕竟此前他们记账,是把支出和收益混合记录,而后进行计算。椭这种分开的记账方式,倒是比之前的记账方法看上去更加简化,更更加清楚。
支出了多少,做什么用途;收入了多少,如何收入,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好,这法子果然巧妙。”
曹朋记录数字的方法,是按照后世的阿拉伯数字书写。
他解释道:“这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我们只需要在这些算位上记录下数字,便可以一目了然。这边是支出,这边是收入。我们分开记录之后,只需要把两边相加……比如支出这一栏:昨天屯民粮米花费了这么多,房屋建设花费了这么多,最后加起来,就是昨天一共的支出数字。然后收入以此类推………………呃,两边算出来之后,再一加减即刻算出收益。我算一下啊,按照这样的算法,昨天我们其实……恩,基本上,我们是负收益………”
屯田之始,必然是支出大于收益。
这一点,曹朋等人都心知肚明。
好在之前抄没陈升的家产,后来又通过变卖的手段,使得库府一时间倒也不必担心费用问题。
戴乾不由得连连赞叹。
这种分类记账,并不复杂,只不过当时人在局中,惯性使然,没有考虑太多。
而且似算法之类的东西,都是庶民之学。虽然也有人钻研此道,却是游离于主旋律之外。
故而大多数士人,是不愿意在这上面花费心思。
“阿福,你要做的那东西,难道和这个有关?”
而这一段时间,海西县通过封锁盐路,打击私盐,又收没许多盐产。
把私盐收没之后,邓稷便迅速将私盐转换为盐引,通过黄整等人的途径,变卖成了粮米辎重和钱帛。但相比之下,支出还是大于收入。毕竟这屯田需要大笔的投入,特别是三万海民源源不断的进入海西县,也使得财政方面,略显紧张。但总体而言,坚持到来年收益,问题不大。
而且海西人的情绪也很高涨,对邓稷的政令,遵从大于反对。
步骘和戴乾看罢,不由得感到惊奇。
包括陈群,也很震惊,三个人围在书案旁边,低声交谈,对曹朋这种全新的记账方法,倒是连连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