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卧龙吟(下)(第3 / 5页)
对于东吴来说,荆州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
若能得荆襄,则东吴可成南北相峙之势,与曹操划江而治。同时西联巴蜀,袭扰关中,以待时机。
所以,荆州的未来,可以想象。
当然了,荆襄同样也有缺陷。
若说穿了,荆州的情况,类似于当初刘备所占据的徐州,是四战之地。
如今,曹操的经历都在北方,所以局势尚好。虽有小战,但也仅仅是局限在南阳郡一地。就整个荆州而言,目前还算稳定。可曹操一旦统一北方,势必要与荆州用兵。而荆州如今的这种平稳,还能够持续下去吗?若到了最后,荆州很可能会演变成与徐州相同的局面·……·……
它连通汉水和河水,直面中原。
东临大江,西通巴蜀,说穿了,就是一个八方通衢,战事不绝之地。
但问题是,刘备一下子,也无法做出决定。
他沉吟片刻后,开口言道:“以孔明之见,我若去荆襄,可敌曹贼否?”
“单以荆襄九郡之地,恐难以阻挡曹贼。”
“既然如此,我取荆襄,又有何用?”
诸喜亮精神陡然一震,露出兴奋之色,“主公莫急,且听亮代为言之。
换而言之,荆州的富庶和平稳,就好像镜中花,水中月一样,不足以为依持。一旦战事延绵,荆州最终,必成为第二个徐州。刘备沉思不语,而诸葛亮,也不急于催促,而是静静等待。
不得不说,诸葛亮此时,已近大成。
其三足鼎立,东连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思想,已有了雏形。
当然了,也不能说此时的诸葛亮,就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度。他这个战略思想,其实和建安五年,孙权接掌江东之后,与鲁肃的《榻上策》,有许多共通之处。所不同的在于,鲁肃是站在孙吴的立场来考虑,而孙权比之刘备,无疑有着巨大优势。毕竟,孙权身负父兄之泽,基业已成。而刘备,如今要先寻容身之处……至少在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他需要寄人篱下。
不过,在鲁肃的榻上策中,也谈及荆州。
他停顿了一下,朗声道:“荆州北据汉。河,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次诏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可推拒?而益州险塞,沃野干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益州牧刘璋暗弱,张鲁再被,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皆思明君。将军乃帝胄,信义无双,总揽英雄,思贤若渴。武有关张赵云这等虎狼之士,文有荀湛先生这等当世大才。若跨荆益,保其岩阻,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则大业可期之。
试言,若天下有变,主公令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取宛、锥之地,而主公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必恭迎主公。诚如是,则主公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故荆襄之地,断不可失。”
诸葛亮,目光灼灼,言语间透出雄心。
刘备则陷入了沉思,久久不语·……
不错,诸葛亮所言,正合刘备心思,他焉能不心动?荆襄,确是要地,物产丰厚,钱粮富庶。更重要的是,刘表治荆襄以来,以宽仁而治,故而百姓安居乐业。在短短十数年,荆襄人。激增,近百万之众,的确是一个可以为根基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