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梳理(三)(第2 / 4页)
毕竟,曹朋而今在荆州,深陷险境。
“子璋,天亮之后,你即派人前往襄乡。”
曹朋想了想,对
陆瑁道:“持我令箭,转告子丹兄长,请他务必在三日之内,给我拿下章陵。”
和蔡夫人交谈过,曹朋知道,这位夫人其实并非什么野心勃勃的女人。
她所做的一切,无非围绕两个点。一个是她的儿子刘琮,另一个则是她的家族。这两点,曹朋都可以给予保证,为何还迟迟拿不定主意?究其原因,不在蔡夫人身上,而是因为蔡帽。
不过总体而言,归降曹操的声音占居了上风。只是很多人,担心在归降之后,身后事没有保障。就比如王威,他也担心这荆州归附之后,会影响到他的前程。而邓稷的书信,无疑给了王威一颗定心丸。与曹朋推杯换盏过后,王威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隐隐透出了心思。
只要琮公子归降,我这边绝不会设置障碍!
有了这么一个保证,于曹朋而言,已是极大的胜利。
离开王府,曹朋带着陆帽往官驿返回。夜色深沉,不知在何时,升起了一层轻雾,将襄阳城笼罩这轻雾之中,视线变得格外模糊。寂静的长街上,不见人影。街道两边的店铺房舍,在入夜之后,便关门落锁。整个襄阳城,笼罩在这种奇诡的寂静之中。偶然间,可以听到远处巡兵的脚步声,以及从城门方向传来的刁斗声,更给这座古城,增添了许多莫名诡谪。
王威,已经表示愿意配合。
蔡帽希望凭借手中的资本获取更多的到益。
而他是蔡夫人的兄长,同时又执掌荆州水军,权柄之重,远甚于蒯氏。
蔡夫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蔡帽的影响!这一点,确是出乎曹朋的预料……原本以为,问题是在蔡夫人身上。可是根据蔡和打探来的消息,根源确是在蔡帽的身上。对此,曹朋在思忖良久之后,决定给蔡帽一些教训。最好的办法便是攻下章陵,彻底拔掉荆州在南阳的力量。
“公子,如此一来,会不会激怒蔡德珪?”
陆帽有些担心,提醒曹朋道。
接下来,就要看蒯越蒯良兄弟的态度……
蒯氏的态度,基本上可以确定,他们也不会设置太多的障碍。只是,从蔡中蔡和那里传来的消息,蔡氏的态度,似乎仍在犹豫。这也使得曹朋的心情,变得有些沉重。蔡氏何以犹豫?
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压力不够啊!
曹朋想到这里,不禁暗自长出一口气。
也许,应该给蔡氏再增加一些压力,否则让他们这样犹豫不决,终究不是一桩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