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拜相(第3 / 5页)
待曹操拜相之后,幽州之战也将随之拉开序幕。
文若,你的心思我理解。
而此时,吕氏汉国使团一行,也在吕汉港口登陆。那港口,名福岛,至于是什么意义,也只有他们自己明白。
我当时倒不在意,不过细想,却颇有道理。有的时候,你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为自己,为家人,为苍生做一选择。若总是想左右摇摆,非但没有好处,反而落得个两面都不是人。
这就是正式的拜相。
郭嘉的意思,已非常明显。
只有经过了这道程序,曹操才算是真正的丞相。
刹那间,荀彧的气势随之一落,颓然坐在椅子上。
第三道诏书发出后,曹操没有再推辞,而是顺水推舟的,答应下来……
不是曹操不愿意做,这算是规矩。
他必须承认,如果曹操成为丞相,对天下而言,有莫大好处。
三请三辞,一方面可以表现出,曹操的虚怀若谷,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现出汉帝的求贤若渴。
未来是什么样子,荀彧可以想象。
对此,汉帝也知道。
郭嘉的目光灼灼,凝视着荀彧。
十二月二十四日,荀彧返回许都。依旧为尚书处尚书令,看上去,好像并没有什么反对之意。
重置丞相,非我之谋,乃天下人之意。若天下人不愿,我即便推动,也无法改变这个结果。而我,只是与他们提了一句。可结果……文若,事到如今,你难道还想再继续留守中间吗?”
一如早先那般,为幽州之战而做准备。
但我的决意,你也应该明白……
而汉帝刘协,也将因此而彻底变成一个傀儡,休想再有复起之日。除非有朝一日,曹操愿意将朝政还给刘协。可曹操真的会如此吗?设身处地,若是荀彧坐在曹操那个位子上,绝不会还政于汉帝。不还政,又集生杀大权于一身。那时候的曹操,会愿意甘做一个定远侯吗?
不管他是不是心甘情愿,这第三道诏书,还是依照规矩发出。
丞相府一旦重设,则曹操可集天下之权。
于建安十二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十日之后,改毓秀台为拜相台,祭告祖先,任曹操为丞相。
这丞相府,开也得开,不开也得开……而且坐在丞相这个位子上的人,也只可能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