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阴谋诡计(第2 / 3页)
赵恒处理完手头上的事后便去了妙音阁,到了才知陆玉庭不在,露浓说陆玉庭去了魏府。
说来,皇嫂这次帮了他一个大忙,没想到常祭酒那样清高的人竟会去求魏阁老。
不过,那件事后,他特意派了青云去常府感谢,那常祭酒竟不肯承认,说从未私下见过他。
后来,皇嫂派人送了封信给他,说他和常祭酒不熟比熟好。
他也明白了常祭酒的意思,这朝中盯着他们的眼睛太多,若是传到皇上耳中,这事情就变了性质了。
常祭酒身上可是贴着先太子的标签呢,若不是这些年去了国子监避其锋芒,只怕早被崔家或者景王的人迫害到什么地方了。
外祖来信主要是不让他担心西北,安心留在京城,等着成婚。
定国公对皇上的赐婚很满意,对陆家家风也是称赞不已。
定国公和先平宁侯有几分交情,当时若不是先皇突然赐婚,也许傅瑧嫁的就是平宁侯陆伯山。
没想到如今竟是傅瑧的儿子要娶陆伯山的女儿,这大概就是冥冥注定的缘分。
定国公在信中还提到了小皇孙赵煦,虽然赵煦已经封了成王,不像之前太子府世子那样惹眼。
先太子薨逝不过三四年光景,可曾经那些身着紫袍的太子旧臣哪还有踪影。
赵恒把定国公的信看完后就烧了,先皇猜忌傅家,可父皇对傅家也不是一点猜忌也没有吧?
否则怎么会外祖一大把年纪还守在西北,傅家世子之位空缺多年,纵然是外祖不肯过继别房子嗣,可这种事,一般皇上都会干涉的,可皇上竟是也没有提过国公府重立嗣子之事。
如此一来,将来外公故去,西北军就回到了皇上手中,这算盘真的是打的啪啪响。
若为了那个位置猜忌亲人,寡情薄义,他赵恒还真做不到。
可他这个先太子嫡子始终是有些人的心头刺。
毕竟当年,赵煦出生时,皇上十分高兴,再加上赵煦聪明伶俐,皇上就有直接封其为皇太孙的想法。
后来,皇上听了阁老的意见说,怕圣宠太盛反倒对小皇孙不利,这才让皇上打消念头。
如今看来,幸好当时没有封为皇太孙,否则只怕太子薨后更没命活到现在。
赵恒派了暗卫一直保护在赵煦身边,近日倒是并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