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马腾天下 > 第137章 可为之时有可为

第137章 可为之时有可为(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永嘉先生说:“非也。这里有个细节问题,有个技术上的问题。我再给你讲两个故事。

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

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

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非常着急,便遵照开国大臣张良的主意,聘请商山四皓。

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

但如果张安世表现得不同寻常,势必会触犯宣帝的忌讳,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臣子,为朝庭尽力,应该根据条件和可能,能做的事情当然要尽量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情而贸然去做,于国于民于已都是不利的。

人们常说:‘士人君子位居朝廷,应当无所保留地直言进谏,这才是大臣之风。

如果只是一昧地明哲保身,闭口不谈自己的谋略和意图,隐瞒自己的才干以达到不显山露水的目的,这是避世者之所为,作为人臣是不可以的。’

唉!臣下固然不可以这样做。然而有的事情,明知不可为而不得不为,不该做而冒然去做,也只不过是自取祸端罢了。

四皓上前谢罪道:‘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

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

就这件事,当时群臣与汉高祖发生了很多争辩。

嫡传和庶出的道理、长幼的先后次序,汉高祖不是不清楚,他为什么执迷不悟而非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呢?

《易经》‘坤’卦‘****’的爻辞说:‘遇事闭口不言,塞耳不闻。如此就没有灾祸,也不会得到赞誉。’

‘****’爻的象辞也说:‘括囊无咎’,比喻人谨慎就不会有灾害。

处在霍光和宣帝当政的时代,田千秋和张安世如果不小心谨慎,难道没有生命危险吗?你对这些有什么看法?”

马腾说:“先生所说的,大概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吧?

不过如先生所言,如果明知道君王有错,所采取的措施有可能会对国家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难道说做臣子的只爱惜名誉或身家性命,而对此不闻不问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