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S与M(第2 / 3页)
从漫威启动MCU(漫威电影宇宙)计划以来,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就越来越倾向于娱乐化。简单说,就是漫威在放弃了一部分深度和内涵之后,把他们的电影变成了可以温馨可以逗比可以吐槽可以热血的娱乐产物。
而DC呢,在诺兰的蝙蝠侠前传三部曲之后,电影宇宙就变成了可以黑暗可以黑暗可以黑暗可以黑暗的东西,到最后甚至连超人也不能幸免。
这并不是说娱乐化不好,毕竟,MCU第一阶段以《复仇者联盟》领衔的6部影片,用10亿美元的成本换回了37.4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而第二阶段则更加恐怖,在收官电影《蚁人》上映之前,就已经狂揽了超过60亿美元的票房!
至于第三阶段,根据漫威的预计,据说将收获超过200亿的票房!
只是,为了娱乐化强行降低深度则似乎有些不可取,虽然漫威电影看得的确很爽,但是把内战从“钢铁侠和美国队长因为政治倾向不同于是各自召集人马大干一场”,变成了“美国队长要找巴基搞基但是钢铁侠也想找美国队长搞基就去抓巴基而美国队长不想和钢铁侠搞基于是双方开战”,这样真的好吗?!
主要原因还是DC和漫威,无论是基础设定,还是超级英雄,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从世界观来说,DC是完全虚构的世界,里面的城市比如超人所在的大都会、蝙蝠侠所在的哥谭、绿灯侠所在的海滨城都是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而漫威则更接近现实,超级英雄们主要活跃的城市是在纽约。
因此也有这样的说法:漫威在现实的世界中讲述幻想,DC在幻想的世界里探讨现实。
从超级英雄的设定上来看,差异性就更加明显了。
根据孟奇从动漫资料博物馆里面得到的信息,DC的头牌英雄基本上都是地球上美漫黄金时代的遗产,而漫威黄金时代的角色到后算得上一线的就只有美国队长了。
其实,这种为了票房和收视率甘愿降低深度和内涵的做法,DC也干了。
《蝙蝠侠与罗宾》里面反派出场时就出现了玩冰球和跳冰上芭蕾的荒诞镜头,DC早期漫画和动画剧集里面也出现了彩虹蝙蝠侠这种不忍直视的奇葩,2011年的《绿灯侠》也是朝着娱乐化、爆米花方向发展的电影,只不过票房惨败。
而恰好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大获成功,直接促使DC电影宇宙全部染上了一层黑暗气质。
但不管DC和漫威的电影宇宙如何发展和营销,他们的漫画仍然是旗鼓相当、不分高下的。
实际上,漫威的崛起是从白银时代开始的,也就是地球上的1960年代。从这里开始,漫威一改超级英雄高大上、伟光正的设定,开始以更加具有现实性、更加贴近普通人的人物性格缺陷为主要设定方向,创作出了一大批家喻户晓的超级英雄。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漫威的现实性与《蝙蝠侠:第一年》所展现出来的现实性截然不同,蝙蝠侠的现实是一种文学上的现实,也就是说,通过故事剧情和故事内涵营造出来的现实感,而漫威的现实就是人物设定上贴近生活的现实。
除了美国队长这个黄金年代的产物之外,漫威其他的头牌角色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陷,也有更多的诸如惩罚者、绿巨人、死侍之类的反英雄存在。
一言以蔽之,DC的英雄更加具有象征意义,是某种程度上的神,而漫威的英雄则是活生生的人。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DC和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迈向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呈现出两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