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怀柔天下—第二十六节薄昭的结局三(第2 / 3页)
薄昭识破了这个人的身份,但没弄清楚幕后的主使人。他把所有政敌审视了一遍,依然没找到一丝头绪。因此,他决定除掉这个人,灭了口的卧底绝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薄昭的这种认识,只能说明他幼稚了,也太不了解自己的外甥了。
但这毕竟是杀人灭口的事情,若闹出些动静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也不好收场。因此,薄昭在思来想去之后,决定趁皇帝去甘泉宫度假的机会,解决掉这个人。
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薄昭也办到了。然而,用不了多久,就该他傻脸了。由此可见,没弄清楚对手就开始瞎胡搞,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刘恒在甘泉宫消遣两个月回来后,发现少了一个眼线,暗中一查,问题出在了薄昭身上。这一下,薄昭糗大了。
这个情况让刘恒很恼火,他第一反应是薄昭知道了那个人的身份,灭口是在向自己示威。
真是太不负责了,既不加以解释,也不介绍“汉使”此行的目的,更没探寻薄昭杀人的原因,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彻底把薄昭推上了绝路,让人一头雾水。
许多人怀疑这句话的真实度,的确值得怀疑。因为“汉使”是什么身份,大家都清楚,简单点说他代表的是皇帝。
对这种人,别说砍人家的脑袋,就是在他面前高声说句话都需要些勇气。相信任何人,只要不是脑子灌水或者神经错乱,都不可能做出这等事情。
从薄昭一贯的表现来看,他应该是一个正常人,还没到扭送神经病院的地步。况且根据史料记载来看,这个人从来没考虑过造反。
如此看来,“薄昭杀使臣”这件事的真实度的确有待考证。
薄昭是不能再留了,又羞又怒的刘恒准备动手。
然而,我个人认为,薄昭应该杀了人,并且杀的这个人也一定与刘恒有莫大的关系,否则,刘恒不可能那么较真。只不过那个人的身份值得商榷。
那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薄昭到底杀的是什么人。
事实上,在薄昭干这件事情时,刘恒刚离开京城正往甘泉宫去的路上。也就是说,此时的刘恒刚出家门,没必要派人专程回去给薄昭安排工作;就算派了人,也不会是找薄昭的麻烦。原因其实很简单,没有城墙保护的皇帝是危险的,刘恒没必要冒这个险,况且薄昭身在皇宫、手握军权。这显然不是刺激薄昭的时候。
然而,还是有一名“使者”来到了薄昭的面前,他干什么来了?
我个人认为,这个人应该很早以前已经来到了薄昭的身边,说白了,他是刘恒安插在薄昭身边的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