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吐谷浑(第3 / 3页)
身后的亲卫立即将卷着的旗帜展开,上蓝下黄红星旗顿时飘扬在曾华的身后!
“勇士们!不要吝啬你们的勇气,也不要怜悯你们的敌人!胜利属于你们!杀!”曾华喊完之后,舞着马刀率先开始向慕克川大营冲去。身后千余骑兵顿时齐声高呼:“杀!”纷纷挥舞着马刀策动着坐骑,慢慢展成半月形向慕克川大营冲去。
注1:吐延死的时候叶延只有十岁,后来在三十三岁时英年早逝,本书剧情需要,做了些修改
夜色在众人的盼望中终于降临了,众人揉着酸痛的膝盖和关节,想起还有七天这样的日子,不由地感到有点生不如死。夜越来越深了,众人也在低低的咒骂声中纷纷入睡了。
尽管大家不满意,但是叶延却充分体会到做君主那种高高在上的味道,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呀!叶延非常兴奋,和郑具谈了许久,最后还是年迈的郑具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才勉强结束谈话。
当兴奋的叶延好容易睡着的时候,在沙州慕克川南边不到五里的地方,在浓浓的夜色中,悄然地出现一支骑兵,为首的正是曾华。
他看看天色,心里不由地有些着急了。现在是深夜时分,正是夜袭的最佳的时机,要是过了就天亮了,到时什么如意算盘都完了。
曾华转头对身边的姜楠和先零勃说道:“这野利循怎么搞的?怎么还不派人来传信说他到达指定位置。他这个样子,就是吃屎都赶不上热的了!”
孩子长大了。自己有四个孩子,碎奚是最大的,也是最有出息的,自己在他身上寄托的期望也最大,他应该已经明白自己当初和杨初联姻的用心了。西海、河湟等地虽然水美草肥,但是过于偏僻了,离中原太远了。现在中原大乱,谁不想从这个肥庶的地方捞到好处。吐谷浑虽然现在名震西陲,但是和中原那些势力来比还是太差了。如果能占据仇池,那么吐谷浑的触角能伸进关中、汉中,如果慢慢等待机会的话,一定会大获丰收的。这样的话吐谷浑就会更加辉煌。
叶延知道,万世基业要靠几代人、十几代艰苦不懈的努力才能奠基。叶延知道自己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所以碎奚能有出息是他现在最感到安慰的。
“可汗,仪式就要开始了。”儒官郑具走来禀告道。
快六十岁的郑具是陇西郡的大儒,名动秦州和凉州。叶延一心向儒,希望用儒家周礼的那一套来管制自己的部属。虽然他知道现在在吐谷浑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还是挡不住他一心向儒。他派人“请来”郑具,以便指点自己学习周礼儒学。
当时郑具刚来的时候,对叶延不屑一顾,一心只求速死。但是后来看到叶延如此虚心向学,慢慢地就转开心思了。指点叶延一、二后,发现这位西番土人首领居然“颇有慧根”,也就按捺不住咕咕往上冒的“诲人不倦”,安心在沙州呆下去了。
正说着,一名传令兵从远处跑了过来:“报告,左营到达指定位置。”
“好!姜楠,你和先零勃带三百精锐,跟在向导后面,直入叶延的大帐,成败与否全在于你们了。”
姜楠应了一声,和等候已久的先零勃等人把碎奚的牛尾旗打起,迅速地消失在众人的目光中。
曾华挥挥手,他身后的右营骑兵也慢慢而轻轻地跟在身后,悄悄地向慕克川大营逼近。不一会,离慕克川大营不到两里的地方,终于看到了大营中央突然亮起了几个火光。曾华知道时候到了。
他拔出马刀,大吼道:“把旗帜跟老子亮起来!”
你看郑老夫子,现在一身的自豪,颇有点德化了吐谷浑酋首就是德化西羌数十万人,让他们走上了知礼知义的“文明大道”。
“可汗,从今天开始,到可汗大寿的第三日,总共八天的仪式,一曰亲亲,二曰敬故,三曰进贤,四曰使能,五曰保庸,六曰尊贵,七曰达吏,八曰礼宾,暗合可汗以八统诏王驭万民。”
看到叶延非常满意地点点头,得意的郑老夫子继续往下说道:“每天的祭祀和宴会上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正合周礼。”也不知郑老夫子如此折腾下来叶延从哪里给他捣鼓齐这些东西。
叶延拱手向郑具说道:“辛苦老夫子了!”叶延知道现在完全用周礼建立一个君君臣臣的复古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今天他希望能让众人充分认识到官职邦治和礼仪制度。
接着,叶延在前,郑老夫子雄纠纠气昂昂地跟在身后,开始一天的隆重仪式。一天下来,不但这些做为主角的首领累得跟死狗一样,就是那一千多在仪式上跑龙套的大营军士也累得跟猴一样,连周围配合着一起磕头的数千吐谷浑民众在紧张地吃完晚饭回到各自帐中后觉得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是酸痛的,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周礼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