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第一次西征(一)(第1 / 2页)
随行的将领除了被抽调来压阵的的乐常山、魏兴国、夏侯阗、邓遐等“老将”之外,还有一大批从霸城军官学院毕业数年,经过朔州、凉州等局部战事的熏陶,正逐步走上中高级指挥官的年轻将领。其中最出色,也倍受曾华注意和器重的有七人,分别是并州河东郡的唐昧唐子明,拜昭武上校尉;晋阳的陈灌陈子玉,拜昭武左校尉;雍州上郡的王先谦王益吾,拜昭武上校尉;扶风郡的于归于子家,拜昭武左校尉;秦州天水郡的卫瑗卫伯玉,拜昭武上校尉;司州荣阳的毛奇龄毛大可,毛穆之的族侄,拜昭武左校尉;梁州上庸郡的齐固齐子城,拜昭武左校尉。
当然了,鄯善、且志、小宛、楼兰等国则当仁不让地行檄文,宣布紧跟北府脚步,正式与乌孙断绝一切往来,也顺便跟乌孙的盟国断绝了一切往来,敌对形势一下子就分出来了,而整个西域大地很快就弥漫着箭拔弩张的战前气氛。
驻扎在高昌城的曹延、狐奴养当然知道这些情况,他们看着北边的火焰山,都默然无语。火焰山是一条蜿蜓起伏百多公里的红色山峰,它的山体雄浑曲折,山上更是寸草不生,岩石裸露,且常受风化沙层覆盖。一到盛夏的时候,在灼热阳光照射下,红色山岩热浪滚滚,绛红色烟云蒸腾缭绕,热气流不断上升,而红色砂岩熠熠发光,恰似团团烈焰在燃烧,所以才会被叫做火焰山。它横立在高昌城的北边,成为高昌城天然的屏蔽,也正因为如此,高昌也被叫做高昌壁。
曹延看着在残阳下如血艳红的火焰山,不由地长叹了一句:“残阳如血,英雄如铁。”
听到这里,狐奴养不由地笑了:“这句话很耳熟,对了,我听大将军说过。”
曹延脸色一红,点点头说道:“我在弘农郡听我师傅说过,形像深刻,当时就记住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次西征(一)
周王坚以权翼为给事黄门侍郎,薛赞为中书侍郎,与李威、梁平老并掌机密。九月,追复太师鱼遵等官,以礼改葬,子孙存者皆随才擢叙。周太后苟氏游河畔宣明台,见东海公法之第门车马辐凑,恐终不利于周王坚,乃与李威谋,赐法死。坚与法诀于东堂,恸哭欧血;谥曰献哀公,封其子阳为东海公,敷为清河公。
--引言摘述
站在东门楼上,狐奴养和曹延可以一眼看到高昌城郭高耸,街衙纵横,护城河道里流满了浑浊的黄水,这些从地下河引入的水实在太少了,所以只有浅浅一层,估计刚过人腰,只能稍稍阻缓进攻者的脚步,让城楼上的守军瞄得更准一些。
而高昌整个城垣保存基本完好,丝毫不受这数十年战乱的影响。高昌城分内城、外城、宫城三重。外城大体呈正方形,墙厚十二米,高十一米,周长十里余。为夯土板筑,部分地段用土坯修补,外围有凸出的马面。每面大体有两座城门,而以东西两边的城门最大,并修有曲折的瓮城。自前汉武帝时,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大军在此屯田,设立高昌壁,从此便成为丝绸之路的东西要道。
狐奴养笑着点了点头,曹阳的师傅是赵复,是右陌刀将,在曾华身边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当然也听说过这句话。
“舒翼,你说大将军现在到了哪里?”
“宣战是二月十五日正式颂布的,而现在已经是四月二十日了,将近两个月,足够做很多事情了。先零将军和姜将军率领的全是骑兵,而且路途又近,所以先零将军已经领着西羌骑军进到且志城,兵锋开始横扫于阗国的势力范围;而姜将军领着漠北骑军已经翻过金山进入到悦般国,联合悦般兵马频频进入乌孙境内,威胁它的侧翼。各路步兵厢军调动起来就要麻烦许多,先要调集到凉州,然后再出玉门关,而大将军要随军开拔,估计这个时候应该才到姑臧。”曹延扳着手指头算了一下然后说道。
狐奴养侧着头想了想,终于把里面的时间关系算明白了,最后点头说道:“有时间没见到大将军了,终于又能跟在大将军的身边了。”
曹延算得还是有些差池,这个时候曾华已经领着中军进到张掖郡了,而他的前军已经进至酒泉郡和敦煌郡交界的沙头城。北府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各条大道修建得非常坦直,所以分驻在各要道重镇的厢军能够被迅速集中到秦州,然后再进入到凉州西行。而这时,已经有将近一半的步军在途中接收了从各马场调集来的马匹,率先成为骑马步军。到了凉州武威郡后,从西羌、西平、北地、上郡等地购买过来的马匹牛羊纷纷汇集到了这里,很快就让十五万厢军全部变成了骑马步军,并赶着牛羊沿着水美草肥的祁连山向西继续行进。
历经数百年的修缮和扩建,高昌城已经成为一座易守难攻的雄城,也成了中原势力从凉州进入到西域的第一站。现在这里已经被狐奴养和曹延率领六千兵马占据了,成为北府西征军南路的第一个支撑点。
高昌郡校尉狐奴养和敦煌郡校尉曹延前段时间接到长安和凉州的命令,他们两人被委为参将,归“葱岭南道行军总管”曾华麾下亲自指挥,所领的任务是先坚守高昌,等待西征大军接应上来。
自从北府宣布向乌孙正式开战之后不久,长安送来文书,目的地是除乌孙之外的西域各国,有车师国、尉犁国、焉耆国、于阗国、龟兹国、疏勒国、戎卢国、扞弥国、渠勒国、皮山国、危须国、山王国、姑墨国、温宿国、尉头国、桢中国、莎车国、竭石国、渠莎国、西夜国、依耐国、满犂国、亿若国、楡令国、捐毒国、休修国、琴国、且弥国、西且弥国、单桓国、毕陆国、蒲陆国、乌贪国等已经在盟书上签字画押的诸国,也有鄯善、且志、小宛、楼兰等明摆着已经被北府国控制的等国。
文书由各国商人带回,一国一份,绝不落空,内容也全部一样,都是正式通知它们,北府已经正式向乌孙宣战了。如果是站在北府这一边就立即行檄文宣告自己的立场,并与乌孙断绝一切往来,包括贸易、交流等,相近的邻国还必须封锁与乌孙的边境线,禁止乌孙一人一马进出。
文书四送之后,车师国、焉耆国、于阗国、龟兹国、疏勒国等西域大国早就对北府的强势耿耿于怀,加上它们也是反北府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所以很干脆地就拒绝了北府文书中的要求,甚至于公开地宣布站在乌孙这一边。而尉犁国、戎卢国等西域小国大多数被那些大国控制得非常严密,就是有心不想卷入到这场纷乱中去也没有办法脱身,只好跟着一起站在乌孙一边,甚至有些小国为了讨好旁边的宗主国,也跟着“意气风发”地发了反北府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