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王者归来(二)(第3 / 4页)
“回大将军,除去军士犒赏和抚恤,西征债券的收益是一千一百九十六万银元,每股债券的收益是一点一倍,也就是说一张十元的债券连本带利是二十一元。”钱富贵井井有条地答道。
发财了!发财!众人心里只有这么一个念头。买的多的人心里乐开了花,买的少的开始还乐了一阵子,等回过味来心里却悔的不行,到后来把自己恨得牙根直痒痒。
“不过大将军,我这里有个问题。”钱富贵依然平和地说道。
“什么问题?”
“武生先生,你看如何?”曾华待大家都安静下来后转向毛穆之问道。
“我赞同武子和素常两先生的主意。”毛穆之没有犹豫,当即答道。
荀羡等归制派顿时一阵失望,毛穆之是荆襄官宦世家出身,在北府又是重臣,要是他支持归制,曾华当然会尊重他的意见,考虑再三,但是毛穆之如此态度,说明他立场中立,至少和车胤是一样的。
归制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曾华转而进行其它的议程。
“此次西征共获利一千六百四十九万银元。”曾华开口道,话中满是喜悦。众人听到这里也是精神一震,好家伙,这西域诸国也太富了吧。
此言一出,众人又是一番震惊,参知政事冯越犹豫地说道:“朝廷能答应吗?”
是啊,这么大的封赏晋室开朝以来从未用过,江左会同意吗?真的如此,就是正式把江右让给北府了。
“不如请大将军上表朝廷,为荆州桓公请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请封楚王。”笮朴淡然地接言道。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听得笮朴这么一说,心里都开了窃,曾华上表江左朝廷为桓温请封,再大的封赏朝廷也得咬牙接受了,要不然一下子就把天下最大的两个方伯给得罪了。但是给桓温封赏了,怎么也要一碗水端平,曾华说什么也要给差不多的封赏,这样才能牵制桓温,达到平衡的势态。
“那大将军呢?”梁定眯着眼睛问道。
这高出曾华预料一大截的数字是从赤谷城里翻出来的。当姜楠搜查乌孙王官内外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金库,里面堆满了金银珠宝,折算了下来足有四百多万银元。后来仔细一问,原来这些东西都是乌孙从西边的大宛、康居、贵霜等国抢来的,累计上百余年,自然多了,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由于商贸往来流入到龟兹等国手里,谁叫乌孙国除了放牧和抢劫外其它业务不熟。
曾华想了想也正常,贵霜挨着天竺,那里多的是黄金珠宝,康居、大宛靠着两河流域,那里应该多产白银,自己依稀记得在哪本历史课外书看到,两河流域有两个地方是大食帝国赫赫有名的银矿。想通了乌孙财富的来源,曾华更加期待对西边诸国的友好访问,而他的这种情绪也深深影响到了姜楠、先零勃、斛律协、窦邻等人。
众人听到这个巨大的声音,顿时发出了嗡嗡声,就如同一群闻到味道的苍蝇。曾华也不去责备他们,只是叫人请钱富贵进来。
“这是钱富贵,我准备表他为度支司副监事,负责度支。武生先生的计台管的是钱有没有乱花,但是怎么花,甚至越花越来钱却要靠钱富贵了。”听到这里大家都不由笑了起来,这位钱富贵看来是个财神,以后要多和他联络一下感情。
“这次西征所有的收益由钱富贵计算分配,武生先生的计台负责审计。富贵,初步收益出来了吗?”
“请武子先生给桓公去一封信,说明缘由,还请桓公为大将军上表,请朝廷授大将军假黄钺、都督征讨镇抚诸军事、请封秦王。”笮朴继续答道。
“如是朝廷不肯呢?”江逌低头想了想,最后抬起头问道。
这次笮朴和车胤没有答话,只是笑了笑。反倒是柳畋站了起来,大声道:“如是这些封赏朝廷都不肯的话,我等当即联络军政同僚,请大将军自立!”
“好!”柳畋话刚说完,马上站起十几人,大声赞同道,这可是拥立之功,弄好了大家就是开国立朝的勋臣,江左朝廷给再多的好处也比不上这个,当即许多人的心都热了,直在那里喊赞同,并开始策划去找相熟的同僚战友一起上表请立,那气势恨不得让曾华明天就自立。
“吵什么?这是议事堂!”曾华淡淡地发话了。声音不大,但是立即让众人静寂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