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百二八:慌不择路!(第1 / 5页)
虽然身为三品之上的官员,但是大部分人都只是各司其职,嫌少会考虑到大局。特别是在封远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的情况下,大臣对朝廷要事更加怠慢,很多时候朝中大臣都可以说是墙头草,风往那边吹便顺其自然的靠拢。
卓青天也正是因为知道这样的原因,所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他话落沉默的时候,就分明能看到,不少大臣已经开始焦急的搓着手,毕竟如果封夙不在,那他们的高官厚禄也将化为乌有。
“将军,那眼下臣等该怎么做?如今邪王身故,宫内只剩下贤王和墨王二人,老臣曾经在早朝上,不止一次听到丞相谏言,让皇上册立储君,可是这么久以来,皇上始终不为所动!这可如何是好!”
大臣面上的焦急,看在卓青天的眼里,笑意更浓。但卓青天旋即将手中的就被放在身前的矮桌上,慢慢说道:“各位同僚,如今之计,只能让皇上尽快册立储君,这样一来国情稳定,外敌必然不敢贸然进攻。”
“话虽如此,可是皇上始终不肯开金口,这储君之事,也并非臣子能够左右的!将军,你既身为国舅,对皇上的想法可知悉?”
大臣们探寻的模样,卓青天见此便心中冷笑,脸色却出其不意的染上了些许的忧虑,长叹一声,“各位同僚,你们可知道,这么多年老夫身在边塞,见到了许多朝廷中不可得见的事情。听闻前段时间,靖南都的世子进宫朝拜,可有此事?”
欲扬先抑的手段,卓青天比谁都清楚,他现在做了这么多的铺垫,自然是为了将这些大臣全部拉拢到自己身后,以至于他此时的表情,着实像一个忧国忧民的臣子。
“将军,确有此事!只不过……哎,当时出了意外,靖南世子也是含恨离去。”其中一名大臣说着就无奈的摇了摇头。
闻言,卓青天面露难色,沉默少许后,开口:“这就难怪了!想来各位应该还没有听说,靖南都前段时间已经对边塞发兵,只不过老夫全力抵抗,才让他们退回到靖南都境内!此事,老夫本不想提,但事到如今,若是再隐瞒下去,恐怕封夙有难啊!”
“什么?将军,此事当真?”
“哎,老夫也无能为力啊!说到宫内,贤王虽然是皇后所出,但老夫也不能失了偏颇。当年大太子还在的时候,的确是储君最好的人选,可至于贤王,老夫只能说身为储君必须有勇有谋,如空有一身贤德,又如何能够带领封夙天下呢!再说墨王,各位应该都清楚,身为军中统帅,多年来的战场厮杀,墨王本性嗜血,这样的人若是将来位及天子,怕是黎明百姓要遭殃了!”
卓青天的话,一度让所有大臣都哑口无言,半饷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将军果真是公正,即便身为贤王的舅舅,也能如此旁观者清,下臣自愧不如!”
“哪里哪里!只是些拙见,让各位见笑了!”
故作谦卑的卓青天,一举一动都透着威严凛然,的确令不少大臣在这一刻对他有些改观,原以为他只是个莽夫,没成想倒是有如此独到的见地。
“将军,若是这样来说,那封夙岂不是没有人能够坐稳储君之位?封夙子嗣稀少,又不幸失去了几位皇子,如今看来只能贤王和墨王二选其一了!这件事就不知皇上心底是如何考虑的了!”
大臣纷纷惊讶的看着卓青天,而后又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自从靖南都成为封夙的附属国之后,已经许多年双方都和平共处,怎么会突然间又发生战争。
心里如是想着,大臣们旋即都了然的看着彼此,也许正是当时在朝堂上,当着他们文武百官的面,邪王让靖南世子下不了台,引起了他的反击也说不定。
“哎!这事是真的。只不过老夫之所以没有告诉皇上,就是因为靖南都最近少有的平静,老夫想着也许这样最好!但是,各位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靖南都会突然像封夙发难!他靖南都当年只保留了三十万的兵马,但是咱封夙兵马粮草数不胜数,他们这样以卵击石的后果又怎么会不清楚呢!”
卓青天假意分析着靖南都和封夙之间的关系,余光看着大臣相互交头接耳,眼底划过精光,旋即轻咳了一声,待大臣们全部将视线聚集在他的身上时候,又说道:“不知道各位同僚可曾想过,这样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我封夙没有储君!也可以说,当初靖南世子来京,一方面是进宫,而另一方面说不定就是暗中打探封夙的内情。如今我朝没有册立储君,而皇上的龙体欠安,惰于国事,这样的内忧怎能不引起外患呢!”
“这……将军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