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我是重生文对照组女配 第153节(第2 / 5页)
“娇娇,我给你买了一些东西,等到家了给你看看。”
“买了什么?”
任娇娇知道他们出国玩肯定会给她和国伟带东西,但听了蔡晓华说的,她变得迫不及待了。
试问哪个女人不喜欢护肤品化妆品衣服包包之类的。
难道他们带来的两大行李箱,装的并不是换洗的衣服,而是带给他们的东西?
那明明就是一段苦难的经历,怎么能以苦难为荣呢。如果值得被赞扬,那为什么还要努力创造美好生活?
可怕的这观念还不止是那些苦难的年代才有,但凡有看过史书都能在期中找到一些宣扬这种精神的文字记录。
所以这算是结合实际国情,长久沉淀下来的思想吗?
任娇娇的认同让蔡晓华说的更起劲了,张嘴就列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反驳。
“家庭条件不好的父母,大都喜欢和自己的孩子说自己曾经吃过的苦,教育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凡家庭条件好一些的,有哪几个人舍得自己的孩子吃苦的?大冬天有棉袄不穿非得挨冻?不过是当下处于困境,不得不如次熬罢了。”
那得有多少呀!
等到了大院的家,打开两个行李箱,亲眼目睹后,发现确实很多很多。
除了用品,还有进口零食,巧克力糖果饼干之类的。
任娇娇问:“你们带那么多东西回来,过海关的时候不被查吗?”
任娇娇直接竖起大拇指,如果对方不是自己公公,她肯定忍不住开口附和说几句。
因为对方是自己公公,所以她说的比较委婉:“爸,晓华姐说的对。其实你不也是这么对我和国伟的?你努力挣钱,不就希望我们吃好穿好用好。有钱后,你也没说希望我们住在茅草屋里,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粗粮野菜。”
陈坚被反驳的无话可说,但是又总觉得哪里不对。
吃苦耐劳,确实是美德啊。如果不是能吃苦,他怎么能大侠如今这份家业。
蔡晓华也很懂得见好就收,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和陈坚非要争个谁对谁错。她转口和任娇娇说起了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