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过气明星的垂死挣扎(第1 / 2页)
完全不知道目前世界的大势和局势,总是无脑吐槽着自己国家的党政机关多么的软弱,多么的无所作为,接着转头就吹嘘起外国什么什么牛逼啊,好啊。
这类小民思想,愚民的劣性,存在于很多人的思维里,你能怪他们吗?只能说在很多人其实不了解这个世界,却又喜欢告诉别人他看到的世界是这样的。
这在一些智者的眼中,只能是徒增笑料的浅薄见识,甚至连反驳的兴趣都没有,唯有送上一句,你开心就好。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社会群体现象,也极为普及,如围观的习惯,如超市打折,免费体验,一个人,几个人去抢了,就会引发无数人的哄抢事件。还有现如今的拜金主义,一旦流行开来,顿时变成了大多数人的人生信条和准则。
而对于一个真正有思想,有信念的人来说,不偏听,不偏信,有求证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你才能看见真实。
而对于这种能力,大多数人都是不具备的,显然八卦和小道消息最是能够让人信服,然后很多人自以为掌握了少数人才知道的真相。
姚成也是了解娱乐消息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和所思所想,你往往平静的陈述一个事实,他们多少还不会感兴趣,甚至连点开标题的兴趣都没有。
何谓眼球?就是仅靠短短几个字就能抓住受众群体的心理,满足其好奇心,求知欲,别跟他们扯什么真相,扯什么大道理,他们偏执的觉得只想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
办公室内,姚成的手指翻飞着敲击着键盘,宛若野蜂飞舞一般的极快手速让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脑海中的想法以及文字,都呈现在电脑显示屏的文档上。
写稿子一直都是一项比较吃力不讨好的活,如果是传统作家的话那还好,他们往往笔力精湛,喜欢抠细节。就比如一本小说里一个人物简单的动作,都能引起他们丰富的联想,一处看不出啥玩意的历史遗迹,总能让他们身处历史之悠悠的岁月感,怀古叹今。
纯粹的文学,对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积累量要来的更加苛刻一点,往往成名作家都已经人到中年,但不可否认的就是有一些文学作品,所能给予人的启迪和来自心灵的震撼,足以回味一次又一次。
当然也不是谁都能成为传统作家的,姚成毕业于京大的中文系,在校期间就已经是京大学生报社的笔杆子,经常在校报上发表文章,加上他也时常往各种报社、杂志投稿,虽然被录用的文章不多。
但姚成对自己的笔力还是有些自信的,而如今成为了娱乐编辑,简单的一句话来说,文笔是一项最没用的东西。
如现在媒体上到处在美化日本,美化美国,前者成了一个礼仪之邦,后者成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世界警察。
日本人都是好人,美国就是天堂,你要是翻出历史跟他们讲讲,就会被无数键盘侠的口水给淹没。
原因为何?还不是文化入侵加上媒体包装的缘故?让一些人忘记了伤疤,忘掉了当初的疼痛,居安不思危,无底线的跪舔异族。
至于民族气节、民族荣辱这些东西,只有等人家的大军开到咱们国土,打到家门口了,他们才会明白一些东西。
明白了国家的富强是有多么的来之不易,一些国家的险恶用心又是如何令人头皮发麻,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他们以为世界原本就是这么和平融洽的。
首先他不是传统文学杂志的编辑,他只需要寻找新闻的亮点,然后将其用简介直白的文字,加以陈述出来就行了。
顶多就是适当润色,而对于一个成功的娱乐小编来说,必须是五毛标题党,内容也必须三分真实,七分胡扯,要能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
至于文人的矜持和节操,姚成早在工作两年后就把这些东西喂狗了,要之有何用?
这也是如今新闻业发展的大趋势,无冕之王,舆论的引导者。想让你知道的你会知道,不想让你知道的你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
而国内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用一个不客气的词来形容,就是“愚民”,加上群体性的特征,他们会把他们的愚蠢传染给其他人,心理学上谓之为“从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