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大事(第1 / 3页)
“是呢。先前,你一到益州就囤粮食,我们也只当你怕有个什么灾祸,仓中有余粮才好。前次,家里的余粮,你不愿卖掉,说让周嬷嬷看着,等过了上半年,看看行情再行处理,我们也依你。可今日,你竟对我说,你这大半年,在这益州城中囤了优质的米面要带走,阿芝,你——”杨王氏说到此处,直直摇头。
“阿娘,我所做作为,向来自有分寸,你亦知晓。我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江承紫真不想说真相。
她对历史是不感兴趣,但对于李恪所生活的年代,她是格外关注。
从记忆里搜索一番,若是这历史大方向还是对的话,那么,今年一开春,北地就会“旱魃横行,蝗灾肆虐”,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如果历史走向依旧正常,那此次回去,带粮食是最正确的做法。
名门天姿
笔趣阁 【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二月,送杨氏云珠出嫁后,杨氏六房举家离开晋原县,但并未立即动身回祖宅,而是在益州城滞留了几日。
滞留的原因则是江承紫与杨氏夫妇的一次密谈。
这次密谈源于杨王氏夫妇坚决只带银钱,不带粮食回祖宅,觉得到了弘农再采购粮食亦不迟。
也因此,江承紫在来到蜀中开始,就开始囤积粮食。
她在晋原县杨府是小规模囤积,只怕到灾荒日,杨氏还在晋原县的话,也可安然度过。
杨氏夫妇都觉得江承紫太糊涂,这蜀道艰难,还带这么多干粮吃食。
“阿芝,你真小孩子气。这蜀中稻米虽香,但谁有带这样多粮食的道理?这运送回去,是豆腐都要成肉价。”杨王氏摸着江承紫的头,爱恋地说。
“是呢。妹妹糊涂,带那么几斤,解解馋,待我们在长安安家下来,再买几亩田地,种植你喜欢的蜀中稻米即可啊。”杨清让亦插嘴。
江承紫抿了唇,只说:“我带这些粮食自有我的道理。阿娘,你可知,有时,黄金也换不回一斗米?”
杨王氏一怔,杨舒越则是摆摆手,说:“行了,我们此次本就是轻车简从,不能带这么多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