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其人(第3 / 4页)
杨王氏微笑,随后却又严肃地说:“可惜再通透,也少不得家族里会出几个败类。而在隋末乱世,各家都有人想要争一争。”
“啊?”杨舒越显然没想到这些。
杨王氏却是垂眸,叹息一声说:“小姑姑的事,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真正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王家祖训,不参与政事,不与人结盟。小姑姑与大老爷认识后,大老爷来过王家几次,表面上是来瞧小姑姑,实际上是来说服王氏家主。”
“你怎么知道?那会儿,你不过几岁的小姑娘啊。”杨舒越显然不相信自己一直敬仰的大兄,那个做事公允,一直说着杨氏一族要团结一心的人,是心狠手辣之辈。
“我自小父母双亡,小姑姑带着我,那些事,我自然知晓一二。小姑姑以为大老爷是来求亲的,无意中听到他是来带说客的,还与当时的王家家主发生了争吵,小姑姑哭了一天。后来,王氏家族意外身死,嫡长子也出门时,被乱兵打死。宗祠开堂,由嫡次子继位。然后,王氏一族就开始争吵,争吵的是王氏的前途。”
“前途?是不是争吵要不要加入联盟?”江承紫好奇地问。上次,杨王氏与她说起这位王氏传奇女子时,却不曾说过这些细节。那会儿,王氏主要是要告诉她爱情这玩意儿不靠谱,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这会儿,却是要揭开杨恭仁的真面目了吧。
“阿娘,我倒觉得这事没什么好担心的。大夫人吃斋念佛,不问世事多年,这不也是大老爷在杨氏的处世姿态么?这大房毕竟是大老爷的大房,大夫人在这深宅,要做什么,怎样做,多半就是大老爷的意思。”江承紫说出自己的想法。
杨王氏点点头,说:“我与你阿爷也这样认为,但总还是隐隐担心。”
“担心什么?大房不与我们联手?”江承紫有些懵,她真不觉得杨恭仁回来,有什么好担心的。说实话,她对杨恭仁的印象还算不错,那人是个懂轻重的人。
杨王氏摇摇头,说:“这祖宅腌臜得很,我六房不想有什么牵连。大房要与我联手,与我们真没多大好处。”
“那阿娘到底担心什么?”江承紫不解地问。
“是。他们争吵得不可开交,新任族长认为现在天下大乱,因与旧贵族一并成为新任朝廷的有功之臣,还说王世充实力雄厚,若是他想要挂靠王家,王家给他入了族谱,待他取得大宝,王家可就是真正的皇家了。同时,认为旧贵族就该互相往来,结成牢不可破的联盟,给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一点颜色瞧瞧。”杨王氏说。
“这确实是不错的路子。当然,对那些目光短浅之人来看。”李恪把玩着手中的白瓷茶杯,漫不经心地说。
江承紫没接话,而是问:“那另一派是什么意思?”
“王氏的另一派,认为王谢大族,是清河崔氏、兰陵萧氏、弘农杨氏都比不得的。那谢家汲汲于名利,最终败亡,而王氏一族子弟,眼看的是苍穹天宇,问道于苍天,心境融自然万物,才能得以长盛不衰。不涉及政治,不争功于与军队,不掺和于朝代更迭。只以一己之力造福于万民。此乃王氏祖训。”杨王氏缓缓地说,语气里有着无限的自豪与敬仰。
“王氏先祖真是通透之人。”李恪缓缓地说。
杨王氏沉默片刻,看了看杨舒越,又瞧着李恪,问:“敢问蜀王,对他了解多少。”
“观王一房的家长,历经两朝。能在隋末天下大乱,认准我李氏一族,也算眼光毒辣,若非因为我伯父与我父亲的玄武门之变,他怕如今就不仅仅之官扬州了。”李恪缓缓地说。
杨王氏点点头,说:“我所认识的大老爷决计不是六爷眼中的大老爷,方才我也与六爷争论一番,觉得他此番回来,怕事情有变,对我六房不利,尤其是阿芝。”
杨舒越不自在地咳嗽两声,道:“我,我不信他,他会心狠手辣对付一个小女儿。”
杨王氏讽刺地看他一眼,道:“当年若他执意要娶我小姑姑,你以为老夫人真能阻拦?还不是因为我王氏大族不参与结盟,甚至连他们支持的王世充也不予以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