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三道之信(第2 / 5页)
作为前朝公主的淑妃比任何人都清楚。她也不多言,径直回了杨氏省亲,和生辰贴,订下一位杨氏淑女。
杨氏乃士族之。这不是什么秘密
李恪的命运和杨氏连在一起,他的身份以及优秀骤然让某些人心里紧张。尤其是李世民身边的亲信之人。那几人很清楚,陛下还是秦王时,与王世充、窦建德决战,几次被围,来解围的人都是庶子李恪的人。
虽然,李恪并没有做什么,甚至就是牵制一下敌人,打乱敌人的计划,或者放一把火烧一下粮草。但是,若没有这一笔,当今陛下早就是一抔黄土掩埋下的白骨了。
每一次来解围都恰到好处。如此聪颖,让人心生恐惧。
当时,贞观元年,秦王为李建成守孝已过,定了国号,又纳了名门淑媛为妃。等到三月,皇后亲蚕仪式后,陛下又让几位皇子选名门之后订亲。
作为皇三子,虽为庶出,但李世民在征战中许多次遇险,都有这孩子的部众来救。皇上思来想去,觉得这孩子若是一点点的依仗都没有,怕以后的日子会很难过。再说,弘农杨氏这么多年的动作,他可是清清楚楚。
旧贵族就像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剑,可新崛起的那些走南闯北的英雄,也不是省油的灯。那些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在入朝之后,多多少少有所改变。
曾经,英雄少年,心系天下苍生。如今,多多少少,考量的都是家族的前途利益。
人一旦变了心,就极其可怕。李世民心里也是有所考量,用旧贵族去制衡关陇新贵。不过,旧贵族的手段太过可怖。
而作为父亲、作为帝王,对于这样的儿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思,旁人无从知晓。
一匹千里马,若要阻止其成功,便在他遇见伯乐之前,将之毁掉。一块上好的璞玉,若要让其不能名扬传世,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这块玉碎掉,或者永不见天日。
他本身的才华让人忌惮。如今,他的妻族是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即便在隋朝末年遭受重创。但人家还是名门之,而名门世家联盟名不虚传。那些手段资源都不是新贵可比拟的。
而且,众人都清楚,李恪是他们的第一人选。
后周、隋朝,都是因名门世家而亡。
看见,名门世家真正是一头猛虎,让人无法安然入眠。
因着诸多的考量,李世民将一直关在“小黑屋”里的庶子李恪解禁出来。一则是想要给予他一份儿倚靠,二则是要试探他的心思。
长孙皇后为显示贤德,为太子、魏王选的都是家族相对弱小的名门。而李世民则是召见了淑妃,径直指定了杨氏。
帝王“制衡”之术